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5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
大骨节病与生长激素和硫酸化因子的相关关系荀黎红,郝岩峰,张启,赵黎光生长激素(GH)与硫酸化因子(SF)的促生长作用主要表现为对骨胳发育的影响,在体内环境下GH对SF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1]。大骨节病是一种以直接影响儿童骨胳生长发育为特征的地方病。我...  相似文献   
2.
赵黎光  马凯 《医药世界》2006,(6):149-149
目的探讨秋季腹泻(以下简称秋泻)患儿心肌受累情况。方法对2002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我科收治的轮状病毒阳性的40例秋泻患儿(排除其它引起心肌酶谱升高疾病)测定了心肌酶谱,并对其中30例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40例秋泻患儿心肌酶谱(AST、LDH、CPK、CK-MB、α-HBDH、LDl)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阳性率分别为92.5%、85%、97.5%、60%、70%、75%。增高最低值为正常的1.0-1.4倍,最高值为正常的3.2-10.1倍。以AST、CPK敏感性强,而CK-MB、LDl特异性强。结论心肌酶谱对早期判断秋泻患儿心肌受损优于心电图检查。本文提示我们在冶疗秋泻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严格掌握补液量及速度,以防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秋季腹泻(以下简称秋泻)患儿心肌受累情况。方法对2002年9月~2003年12月我院我科收治的轮状病毒阳性的40例秋泻患儿(排除其它引起心肌酶谱升高疾病)测定了心肌酶谱,并对其中30例做了心电图检查。结果40例秋泻息儿心肌酶谱(AST、LDH、CPK、CK-MB、α-H BDH、LD1)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阳性率分别为92.5%、8 5%、97.5%、60%、70%、75%。增高最低值为正常的1.0~1.4倍,最高值为正常的3.2~10.1倍。以AST、CPK敏感性强,而CK-MB、LD1特异性强。做心电图检查的30例中,仅9例有心电图改变。结论心肌酶谱对早期判断秋泻患儿心肌受损优于心电图检查。本文提示我们在治疗秋泻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心脏功能,严格掌握补液量及速度,以防意外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对氨基苄青毒素药疹的认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37例应用氨基苄青霉素冶疗患儿确定为氨基苄青霉紊所至药疹的69例息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疹率为5.58%。疹型为斑丘疹,红斑疹,荀麻疹,接触性皮炎,甚至为剥脱性皮炎。出疹时间3—19天,平均9.53天。皮疹与过敏体质、稀释本药所用的溶剂、年龄有关,与剂量无关。结论氨基苄青霉素所至药疹与过敏体质、稀释本药所用溶剂、年龄有关,与剂量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5.
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儿科门诊病人约75%为呼吸道感染,其中30%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为探讨微量元素与该病的关系,作者于2003年9月至2004年9月共观察29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与同期100例健康儿发锌、发铁、发铜等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易感儿组(指年感染7次以上):年龄6个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氨基苄青霉素药疹的认识,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1237例应用氨基苄青霉素治疗患儿确定为氨基苄青霉素所至药疹的69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发疹率为5.58%。疹型为斑丘疹,红斑疹,荀麻疹,接触性皮炎,甚至为剥脱性皮炎。出疹时间3—19天,平均9.53天。皮疹与过敏体质、稀释本药所用的溶剂、年龄有关,与剂量无关。结论氨基苄青霉素所至药疹与过敏体质、稀释本药所用溶剂、年龄有关,与剂量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12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维生素K1 0.5-1mg/(kg·d)静点,1次/d;对照组60例,给予氨茶碱2-4mg/(kg·d)静点,1次/d。观察两组患儿气促缓解、咳嗽、喘憋、肺哕音消失时间,计算两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气促缓解、咳嗽、喘憋、肺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1%、9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K1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在解痉、平喘、镇咳方面可取代氨茶碱,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给予蒙脱石散剂、微生态制剂、补液、合理饮食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葡萄糖酸锌140mg/日(相当于元素锌20mg)口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7.5%、90%,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7.5%、71.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