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野茼蒿的挥发性成分。方法: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tion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仪对野茼蒿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结果:从中共鉴定出37种化学成分。含量最多的3种成分是月桂烯(61.609%)、牛儿烯D(6.481%)、α-葎草烯(6.293%)。结论:茼蒿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烃。  相似文献   
2.
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_9(3~4)正交实验,以白藜芦醇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选用酸性溶剂超声提取.结果 乙醇浓度和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有显著影响,白藜芦醇的提取率可达0.86%.最佳提取工艺为:采用10倍量(pH2)的60%乙醇超声提取2次,每次10 min.结论 所用工艺对中药虎杖大规模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药物分析”课程中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改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校2021年2月至2022年5月期间药学专业三年制大专学生“药物分析”课程开展情况,分别于2021年2月至2021年5月、2022年2月至2022年5月两个阶段各抽取药学专业4个小班进行研究,分别纳入对照班、研究班,其中对照班药学专业学生在“药物分析”课程中开展传统教学法,研究班药学专业学生则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就两个班学生的“药物分析”课程期末成绩、教学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班学生的“药物分析”课程期末成绩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班学生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分析”课程中实施教学改革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苗药蛇莓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250 mm×4.6 mm, 5μm)柱;流动相为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10μL。建立苗药蛇莓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25.0对指纹图谱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苗药蛇莓HPLC指纹图谱,确定23个共有峰,14批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69~0.994。主成分分析共得到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6.665%。结论:该研究建立的苗药蛇莓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蛇莓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鸡屎藤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鸡屎藤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 and mass spectro me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对鸡屎藤挥发油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鉴定出13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棕榈酸(25.701%),其次为油酸(21.730%)、亚油酸(12.573%)、2,4-二叔丁基苯酚(8.868%)。结论:鸡屎藤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棕榈酸。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发汗"加工方法对杜仲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杜仲加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杜仲总黄酮含量。结果与生品比较,传统"发汗"加工方法对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其他"发汗"加工方法差异显著(P﹤0. 05或P﹤0. 01)。与传统"发汗"加工方法比较:阴至半干后"发汗"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显著(P﹤0. 05);晒至半干后"发汗"、烘至半干后"发汗"、煮后"发汗"和蒸后"发汗"对总黄酮含量影响极显著(P﹤0. 01)。结论临床应用以杜仲总黄酮的药理作用为主时,建议采用蒸后"发汗"加工方法的制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蕨提取物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小鼠耳肿胀实验及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方法观察乌蕨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并检测小鼠血清中环氧化酶-2(COX-2)、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含量。结果:乌蕨提取物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抑制冰醋酸导致的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能显著降低实验小鼠血清COX-2、PGE2、TNF-α、NO水平。结论:乌蕨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合成及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四物汤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四物汤中芍药苷、没食子酸和总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苯酚-硫酸比色法分别测定芍药苷、没食子酸和总多糖量,得率经综合评分后,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提取时间和液固比对四物汤中活性成分的提取影响显著,提取温度无显著性。结论:最优提取工艺为:以水为溶媒,用量30倍,在温度85℃条件下提取2次,每次3h。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乌蕨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综述,为研究乌蕨有效部位药理作用提供依据.方法:对乌蕨近十年在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总结.结果:乌蕨主要含黄酮类、酚酸类、挥发油、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结论:目前对乌蕨化学成分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还不够深入.  相似文献   
10.
黑骨藤不同提取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黑骨藤及其不同提取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黑骨藤经消解后,采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对黑骨藤中5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不同黑骨藤提取物中Pb、Cd、Hg、As、Cu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结论:黑骨藤不同提取物中重金属含量分布不同,对新药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