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患儿女,8岁,因"阵发性头晕20余天,咳嗽10余天,晕倒4次"为主诉,于2007年9月入院.患儿曾于2003年10月在我院行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前室间隔缺损大小为8.3 mm,应用10 mm Amplatzer膜部室间隔缺损封堵器,术后左窒造影示封堵完全,无残余分流,术后第2天心脏超声示封堵器位置和形态良好,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术后第4天出院.出院后未同院复查,直至20多大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头晕,并晕倒4次,近10余天出现咳嗽而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2.
维甲酸相关综合征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儿 ,男 ,9岁 ,因双下肢疼痛、面黄乏力 1个半月 ,发热 5~ 6d入院。 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疼痛 ,无红肿及活动受限 ,伴面黄乏力、食欲减退 ,近 5~ 6d发热 ,体温达4 0℃。查体 :精神不振 ,面色苍黄 ,浅表淋巴结不大 ,心肺无殊 ,腹软 ,肝脾不大 ,双下肢触痛 ,关节无红肿 ,活动可。血WBC 7.5× 10 9/L ,RBC 2 .76× 10 12 /L ,Hb 74 g/L ,PLT 188×10 9/L ,幼稚细胞占 0 .34。骨穿确诊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给全反式维甲酸 (ATRA) 10mg ,3次 /d ,用药后3d出现口唇干裂出血、发热、咳嗽、球…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选活血巴布膏的成型工艺,为制备符合临床需要的巴布膏奠定基础。方法:以黏附性、外观均匀性、膜残留性、皮肤追随性、揭帖性与基质残留、涂展性等的综合评分为因变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考察聚丙烯酸钠-700,甘油,甘羟铝及聚维酮K-90用量对活血巴布膏成型工艺的影响。结果:活血巴布膏基质最佳配比聚丙烯酸钠-700-聚乙烯醇-甘油-甘羟铝-聚维酮K-90-微粉硅胶-水-药膏为4.7∶0.5∶29.2∶0.5∶3∶4∶22.4∶12.9。制备的活血巴布膏易于涂布、膏面光洁、色泽一致、禙衬平整无渗漏、皮肤追随性及初黏力良好、揭贴无痛感、无残留。结论:优选的成型工艺科学合理、稳定可行,为活血巴布膏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毒鼠强中毒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例 1,女童 ,3岁 ,因抽搐、昏迷 8h入院。入院查体 :昏迷状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直径约 3mm ,对光反应减弱 ,颈部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粗 ,可闻及痰鸣音 ,心率 10 2次 /min ,心音有力 ,腹软 ,四肢肌张力高 ,膝腱反射正常 ,双侧巴氏征阳性。入院后急查血毒鼠强浓度为 15 5 μg/L ,遂行血液灌流 ,术前查凝血 4项各指标均正常 ,血WBC 2 2 .0× 10 9/L ,RBC 5 .4 2× 10 12 /L ,Hb 15 4 g/L红细胞比容 (HCT) 0 .4 5 2 ,血小板(PLT) 333× 10 9/L。灌流后不久患儿出现双侧鼻腔出血 ,经局部应用肾上腺素纱布填塞 ,静脉应用止血敏、立止血等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