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正> 关于穴位有无特异性问题,目前认识未完全一致,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根据多数单位研究认为针刺对机体异常的机能状态的调整作用最明显。为了进一步观察针刺治疗急性心肌缺血的疗效,便于今后广泛试用于临床,有助于冠心病的诊断与治疗。我们应用静滴垂涔后叶素造成家兔急性心肌缺血的实验性病理模型,进一步观察针刺心包经内关穴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治疗和其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医药医疗器械工业公司于今年1月在昆明召开全省医药质量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内26个药厂以及省医药管理局、标准局等代表40多人。会议传达了全国医药质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了全省医药质量工作经验。会议认为今年要大力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继续抓好中成药卫生标准;开展质量评比活动;加强工艺纪律和质量监督检查;扎扎实实地开展整顿药厂工作,做好上半年第一批  相似文献   
3.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卒中单元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卒中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即使救治成功也多预后不良,常遗留不同程度的运动、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功能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卒中单元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5.
肛肠术后疼痛除了创伤所致外,还可因术后排便、换药等刺激,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第敏感化条件下,产生持续疼痛[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健康教育在卒中单元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卒中单元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结果:实验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工作满意度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脑脊液置换配合大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脊液(CSF)置换配合大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疗效。方法:通过不同次数脑脊液置换配合大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缓解头痛、缩短颅内积血吸收时间、降低再发率、死亡率、并发症等方面有十分显著的差异。结论:脑脊液置换配合大黄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量表分析脑卒中后疲劳(PSF)相关因素及对老年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该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0例。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梗死部位进行标记,统计各梗死部位所具有的患者例数等情况。半个月内进行疲劳严重度量表(F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等量表评分,判定PSF的相关因素。经规范治疗后3个月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分。统计并分析不同部位的脑梗死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分析PSF与各因素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皮层下多发性梗死及基底节区的梗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是35.50%(71/200)及26.50%(53/200)。有血压及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脑梗死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比例较高,分别为66.04%(35/53),47.17%(25/53)。PSQI评分为11~21分以及NIHSS评分为9~20分的患者梗死部位主要位于皮层下多发性位置以及基底节区。此外,梗死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区的患者产生PSF的比例为最高,达到92.45%(49/53)。有PSF组半个月内的FSS评分、NIHSS评分及PSQI评分均显著高于无PSF组,治疗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亦显著高于无PSF组(均P0.05)。PSF与年龄、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PSQI评分及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与Barthel指数呈负相关,但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利用多量表分析PSF相关因素并指导老年人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十分必要,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赵树琴 《河南中医》2013,(12):2263-2264
目的:观察中药泡洗及护理干预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加上加用中药泡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P〈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泡洗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并加强护理干预疗效肯定,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成2组,观察组60例,实施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护理方法。2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治疗15天、30天、45天、60天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定(Barthel指数),在出院时进行并发症以及卫生经济学评定,并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45天及60天,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药费、康复护理费用、NIHSS减少及Barthel指数增加值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总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是取得良好预后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