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肝豆扶木汤治疗肝肾亏虚型Wilson病(W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舌诊参数。方法 选择108例肝肾亏虚型W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保肝排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豆扶木汤,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RI评分、FIB-4指数和Apo-A1/Apo-B比值水平,并分析其与肝肾亏虚型WD患者舌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APRI评分、FIB-4指数均下降(P<0.01),Apo-A1/Apo-B比值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舌边-左、舌边-右和舌根部Lab-a值均下降(P<0.01),Lab-L值均升高(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Lab-a值下降水平及Lab-L值升高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1)。肝肾亏虚型WD患者的舌边-左、舌边-右和舌根部Lab-a值积分与中医证候积分、APRI、FIB-4水平呈正相关,与Apo-A1/Apo-B比值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王仲奇医案·不寐》中三则医案进行分析,探讨新安医家王仲奇先生治疗不寐的用药经验以及辨证特色。认为先生治疗不寐,于脏腑来讲,尤其重视心、肝、肾三脏;临证时明辨标本缓急;在面对女性不寐患者时,又常联系妇人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善用介、石类药物,以重镇安神、平抑肝阳、滋阴潜阳,辅以酸甘之药以养阴清热。学习先生临证经验,可以为临床治疗不寐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并验证Wilson病(WD)脂代谢异常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的500例WD脂代谢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分为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在建模人群中通过LASSO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WD脂代谢异常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别在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中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以判断其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果 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B为WD脂代谢异常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在建模人群和验证人群中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实用性。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方便地用于WD脂代谢异常患者发生肝纤维化的早期识别和风险预测。  相似文献   
4.
查阅相关文献,从新安医派、岭南医派、吴中医派、孟河医派、海派医派、齐鲁医派6个方面对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以期对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的交流与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肝豆灵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肝豆灵六味中药的有效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并将所获靶点导入到Uniprot数据库进行标准基因名转化;通过GeneCards、OMIM、PharmGkb、TTD数据库查询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相关靶点;利用R 4.0.3软件获得肝豆灵与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的交集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 0软件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应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 1.5. 6及Autodock vina 1.1. 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收集得到肝豆灵的基因靶点218个,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相关靶点4 858个,交集靶点189个,其交集靶点主要富集于2 922个生物功能及175条信号通路上。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度值排名前3的核心靶点与其对应的化学成分之间均有较强的相互作用,其中JUN与槲皮素的结合性最好。结论肝豆灵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认知障碍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可通过JUN、STAT3、TP53等核心靶点调控PI3K-AKT、AGE-RAGE等信号通路来降低活性氧簇水平,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发挥其保护神经细胞、改善认知的效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豆灵(GDL)对肝豆状核变性(WD)脂代谢异常的临床疗效及肝脂肪变性预测模型与WD脂代谢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6例WD脂代谢异常患者,统计治疗前患者24 h尿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ApoB)、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汁酸(BA)、γ-谷氨酰转移酶(GGT)、肝脂肪变性预测模型[肝脂肪变性指数(HSI)、浙江大学指数(ZJU指数)]、超声衰减系数成像(ATT)及中医证候积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探讨TG、TC、LDL-C、ApoB、ALT、AST、ALT/AST、BA、GGT、中医证候积分及ATT与HSI及ZJU指数的相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观察组给予肝豆灵联合二巯丙磺钠(DMPS)治疗,对照组仅给予DMPS作为对照。经6个疗程的治疗后,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尿铜、TC、TG、LDL-C、ApoB、HSI、ZJU指数、ATT、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有效率,并分析HSI、ZJU指数与血清TC、TG、LDL-C、ApoB、ALT、AST、ALT/AST、BA、GGT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ATT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 WD脂代谢异常患者血清TC(r=0.811)、TG(r=0.826)、LDL-C(r=0.802)、ApoB(r=0.820)、ALT(r=0.497)、ALT/AST(r=0.826)、中医证候积分(r=0.716)、ATT(r=0.736)与HSI呈正相关(P<0.01),AST、BA、GGT与HSI无明显相关性。TC(r=0.718)、TG(r=0.765)、LDL-C(r=0.667)、ApoB(r=0.699)、ALT/AST(r=0.403)、中医证候积分(r=0.666)、ATT(r=0.684)与ZJU指数呈正相关(P<0.01),ALT、AST、BA、GGT与ZJU指数无明显相关性。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37/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31/4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2.301,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24 h尿铜显著增加,TC、TG、LDL-C、ApoB水平显著下降,HSI、ZJU指数、ATT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优(P<0.05,P<0.01)。结论 肝豆灵能够有效改善WD患者铜、脂代谢水平,临床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肝脂肪变性预测模型可有效地反映WD脂代谢异常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肝豆灵(GDL)对Wilson病tx-j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25只tx-j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GDL高、中、低剂量组、青霉胺组,每组5只,另设正常组5只。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改变,用ELISA法检测定ALT、AST、ALB、TBIL、TP、MDA、SOD、GSHPx、TNF-α、IL-1β和IL-6的活性或含量。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肝脏切片观察到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间隔形成,用药干预后肝脏病理程度较模型组明显恢复;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LT、AST、TBIL、TP、MDA、TNF-α、IL-1β和IL-6含量或活性均升高(P <0.01),ALB、SOD、GSHPx活性或含量降低(P <0.01);与模型组相比,GDL高、中、低剂量组及青霉胺组AST、ALT、TBIL、TP、MAD、TNF-α、IL-1β和IL-6含量或活性降低(P <0.05,P <0.01),ALB、SOD、GSH-Px含量升高(P<0.05)。结论 GDL对tx-j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为初步探悉汪机《石山医案》中45首膏方丸剂(以下简称膏丸方)的配伍规律。按照选方标准把收集到的方剂按照病种汇编成类,采用用药物频率统计、药物功效归类、药性分类等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以得出45首膏丸方的配伍规律,以及膏丸方治疗整类疾病所体现的特点。《石山医案》中膏丸方的配伍用药主要涉及补气药、清热燥湿药、补血药、理气药、利水消肿以及清热凉血药五大类。单味药以当归、人参使用居多,药物性味多偏于甘温,多用于治疗脾虚导致的各种变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开展数字化目诊信息研究,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WD)]肝型患者目络特征及肝豆灵(GDL)干预研究,以期为肝豆灵治疗WD肝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82例WD肝型患者(WD组)和健康志愿者68例[正常组(NC组)]。所有受试者均应用目诊仪采集眼部图像,进行目络特征的数字化提取。分析WD组的重要目络特征与NC组之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探讨WD肝型患者目络特征与肝损害血清学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及Child-Pugh评分的相关性。将82例WD肝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二巯丙磺钠(DMPS)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肝豆灵片,共6个疗程(8 d为1个疗程)。评估肝豆灵干预治疗对ALT、AST、ALB水平及目络特征积分和Child-Pugh评分的影响。结果 ①与NC组比较,WD组在目络特征“丘”(P<0.05)和“血脉”(P<0.05)积分更高。②WD肝型患者的ALT、AST水平、Child-Pugh评分与目络特征“丘”和“血脉”积分呈正相关,ALB水平与目络特征“丘”和“血脉”积分呈负相关。③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清ALT、AST水平、Child-Pugh评分及目络特征“丘”和“血脉”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ALB水平均显著上升(P<0.01)。④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ALT、ALB水平及目络特征“丘”和“血脉”积分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Child-Pugh评分显著改善(P<0.01);AS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WD肝型患者的目络特征在“丘”和“血脉”上积分更高,代表WD肝型患者以湿、热征象为主,且“丘”和“血脉”积分与肝损害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同时,在西医驱铜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肝豆灵可显著改善WD患者的肝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研究进行临床疗效性评价,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针刺治疗肩袖损伤的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的要求由两名评价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