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明·蒿莱野人姚可成编辑的《食物本草》有着较高的本草学术和临床实用价值 ,但在成书时作者项已被伪托为元·李杲编 ,明·李时珍参订。即便如此 ,该书的流传脉络也一直较为清晰 ,然而这种情况从 1994年以后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不但其作者项被人为地正式归属于李时珍 ,而且连书名也径直变为《本草纲目》了。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种怪现象被人为地放大了许多倍 ,这种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食物本草》和《本草纲目》研究的误区 ,因此有必要指出这种特殊的《食物本草》现代刊传系统的存在 ,提醒人们慎重引用 ,合理归类。否则不但会以讹传讹 ,而且还容易引起图书情报分类工作的混乱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还贝止咳方对肺炎链球菌致肺热模型大鼠的胸腺、脾脏指数,炎性细胞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SD幼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头孢呋辛酯片组、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组及还贝止咳方的低、中、高剂量组,采用鼻腔滴入肺炎链球菌的方法建立大鼠肺热模型,造模前后监测大鼠体温,评价大鼠肺热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及全血分析仪检测大鼠全血中的炎性细胞;采用酶联免疫技术检测大鼠肺灌洗液(BALF)中的白细胞介素(IL-4、IL-1β、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完整剥离大鼠脾脏和胸腺,检测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温明显升高(P<0.01),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还贝止咳方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体温均显著降低(P<0.05、0.01),全血中的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数目、Th/Ts比值均显著降低(P<0.05、0.01),CD3+CD4+、CD3+CD8+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0.01);BALF中的IL-10、IL-1β、IL-6、IL-4、TNF-α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且对IL-1β及TNF-α的下调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脾脏指数明显升高(P<0.05、0.01)。结论 还贝止咳方对细菌性大鼠肺炎模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主要通过调节大鼠的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次明确指出清·陈士铎《本草秘录》一书的著述蓝本系明·陈嘉谟的《本草蒙筌》,并在此基础上对《体草秘录》一书中的"木通"一药进行了本草学方面的考证.指出《本草秘录》中的"木通"系指葡萄之根或藤茎,而非《中华本草》所指出的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藤茎,更非今称通草之通脱木.并提醒读者,在读《本草》类图书时,不但要尽量寻找较好的版本,更要善于从其书的宏观布局中体会作者的意图,否则难免产生张冠李戴、似是而非之误.  相似文献   
4.
《普济残卷高本伤寒论》简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宋·林亿等校正<伤寒论·序>中着重提到一个背景颇深的<伤寒论>传本:"开宝中(宋太祖赵匡胤年号,公元968~976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证.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习惯上把这个<伤寒论>传本称作"高继冲本<伤寒论>".马继兴先生<中医文献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出版)对此作了首次考证,该书第123页"高继冲本与淳化本<伤寒论>"一节约略说到:高继冲原是五代时期荆南国的末主,963年国亡降宋任节度史.开宝中高继冲将其编录本进献宋朝,此后不久即978年(太平兴国三年)宋政府开始编集<太平圣惠方>一书.至992年(淳化三年)纂成刊行.其中卷八首为伤寒叙论、脉候、日数,次为六经病形证,次为可与不可诸篇,末为附方.其文字体例全与<伤寒论>相同,可证卷八全文应是古传本之一,可称为淳化本<伤寒论>,而高继冲本为其底本.高继冲本的重要特点是保存了<伤寒论>古本中的一些原始资料,很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钱超尘  赵怀舟 《河南中医》2009,29(9):833-835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原藏敦煌藏经洞,1908年为法国伯希和盗掠,守洞道士王圆篆在为伯希和装箱时暗藏之,1918年售予河北省威县张僵南,僵南传其嫡孙大昌,毁于1966年“文革”初,“文革”期间张大昌将抄写本寄赠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研究院加以整理,于1975年打印35本内部交流(简称“中研本”),继而王雪苔先生两次亲访张大昌,收集到两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88年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敦煌古医籍考释》(简称“考释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派王淑民先生陶广正先生再访张大昌,收集到3个抄本,经整理收录于1998年江苏古籍出版社的《敦煌医药文献辑校》(简称“辑校本”)。今仍有大昌弟子抄本传世。  相似文献   
6.
熨法初探     
熨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是采用药物和适当辅料经过加热处理敷于患部或腧穴并时加移动的一种外治疗法。熨法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毛、腠理、经络运行,内达脏腑。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镇痛消肿,软坚散结,祛风渗湿,调整脏腑,燮理阴阳。其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急乳蛾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是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在咽喉要道,患儿非常痛苦,治疗不及时易变生他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优势,内治外治、汤药针刺,方法灵活、手段多样,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李翰卿是经方名家,他格外重视对《伤寒论》的认真学习和临床应用.李翰卿研究《伤寒论》的学术特点是重视疑似病证的鉴别诊断、重视兼夹病证的判断处置、认真对待方药分量和加减化裁.其重视伤寒方剂临床广用一端,尚有待充实.  相似文献   
9.
姜燕  赵怀舟 《山西中医》2012,28(9):47-49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傅山亲笔批注过的明代赵府居敬堂本《灵枢经》,萧延平曾阅读该本,并对照明.吴勉学本,参照《素问》、《甲乙经》、《太素》等对赵府居敬堂本进行了校勘。这些世人难得一见的校勘材料,是研究《灵枢经》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10.
王小芸  赵怀舟 《光明中医》2012,27(12):2400-2401,2403
通过对现存陈氏儿科医籍的整理学习,认为其在儿科疾病的论治中时时顾护脾胃,多用益气健脾之剂,同时兼以疏肝,防止木克脾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