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切口手法碎核与晶状体乳化吸出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与超声晶状体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技术和效果。方法 对行上述手术的5 0 10眼术后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内皮细胞损失率等进行分析。结果 手法碎核组 2 5 0 8眼术后 1周 ,1月和 3月视力≥ 1 0者分别为 65 99%、77 99%和 82 93 % ,术后 1周 ,1月和 3月平均散光度变化分别为 0 3 5、0 3 0和 0 12D ,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失率为 12 11%。与同期随机进行的超声乳化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同样的手术切口不同的碎核方法同样具有早期恢复视力、稳定屈光状态和角膜散光度小等优点。但手法碎核却简单易行 ,设备投资少 ,更适应我国国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时能量输出与手术后恢复情况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白内障科收治的不同类型和核硬度的单纯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2例(174眼),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分析术中能量输出与年龄、性别、术后角膜情况、眼压以及术后视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白内障患者术中累计释放能量(CDE)为(5.80±16.47),超声平均时间为(13.52±15.38)s。术后第1天角膜评分(0.21±1.34)分,术后第1天患者视力(0.62±0.49),最佳矫正视力≥1.0者78眼(44.8%),≥0.5者81眼(46.6%),0.1~0.25者10眼(5.7%),<0.1者5眼(2.9%)。术后第1天眼压(14.56±8.41)mmHg,超出正常眼压患者11眼,最高29.4 mmHg,最低6.7 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7,P=0.74)。出现前房反应者8眼(6.3%),程度均较轻,未发现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结论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的超声能量输出与患者术后角膜情况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该院实施白内障手术的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5例(86眼),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在白内障术中应用Len Sx飞秒激光进行辅助治疗,参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有效超声乳化时间明显缩短,灌注液流量、超声乳化中累积释放的能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同期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联合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较为理想,可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能够较快地恢复良好视力水平及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4.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可侵犯皮肤黏膜及神经、心血管、骨骼等组织器官,引起慢性病变。梅毒感染者的皮损分泌物、血液中含大量梅毒螺旋体(Trepone—maPallidurn,TP),可通过手术、输血和性传播,且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中国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而,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检测被列为手术前、输血前必查项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三焦点与单焦点人工晶状体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18-06/2021-01在我院白内障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9例168眼,按照所植入人工晶状体类型分为三焦点组44例61眼与单焦点组75例107眼。对两组患者术后1mo视力(LogMAR)、视觉质量检查以及明、暗适应条件下对比敏感度检查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三焦点组单眼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IVA)、单眼裸眼近视力(UNVA)、最佳矫正远视力(BDVA)、最佳矫正远视下的中距离视力(DIVA)、最佳矫正远视下的近视力(DNVA)均明显优于单焦点组(均P<0.001)。三焦点组在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客观散射指数(OSI)和斯特尔比值(SR)方面明显优于单焦点组(均P<0.05); 在暗及明适应条件下的18c/d空间频率上,单焦点组对比敏感度明显优于三焦点组(P<0.001)。基于VF/QOF量表分析的调查问卷,三焦点组在日常生活感受评分和脱镜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焦点组(P<0.05),而眩光发生率二者无差异(P>0.05)。

结论:植入三焦点人工晶状体可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提供全方位良好的视力和视觉质量,满足不同条件下的用眼需求。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我院9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的117例(123眼)90岁以上老年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117例123眼高龄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裸眼视力≥0.3者93眼(75.60%),矫正视力≥0.3者98眼(79.67%);裸眼视力≥0.5者81眼65.85%).矫正视力≥0.5者87眼(70.73%)。无严重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高龄老年人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伴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术,安全、可靠、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20岁,左眼无诱因红痛伴视力下降12小时,2005年7月4日患者来我院急诊。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0。角膜透明,角膜瓣在位。左眼视力0·2。左眼眼睑红肿,结膜囊内可见黄白色脓性分泌物,球结膜睫状充血(++),轻度水肿。角膜瓣对位良好,角膜瓣下2/3区域轻度水肿,颞下方可见一约2mm×2mm圆形上皮浸润区,上皮缺损,尘状KP(+)。房水闪辉(+)。瞳孔约3mm,正圆,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透明。眼底看不清。左眼B超提示玻璃体无明显混浊,无视网膜下积液及脱离。患者因近视于2005年6月22日行双眼LASIK术。术前检查:双眼裂隙灯及眼底镜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10.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发生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罕见.国内童氏等报告1例双眼白内障先后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发生后AIO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