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电针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基质金属蛋白酶8(matrix metalloproteinase-8,MMP-8)、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表达的影响,探讨在慢性应激下电针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血管的保护效应。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慢性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28天,电针组和氟西汀组分别于造模前1小时进行电针干预和药物治疗。运用生物素标记蛋白抗体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蛋白VEGF、VEGF-C、MMP-8和MMP-13。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VEGF、VEGF-C、MMP-8、MMP-13蛋白表达上升(fold change=1.20,1.34,1.25,1.3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西汀组:VEGF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old change=0.73,0.70);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下降(fold change=0.66,0.59),MMP-8表达水平下降(fold change=0.70,0.58),MMP-13表达水平下降(fold change=0.74,0.63)。结论电针能够减轻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的影响,对神经和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是电针抗抑郁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针刺对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干预作用及是否涉及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通路,以揭示针刺的相关抗抑郁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空白阻断剂组、模型组、模型阻断剂组、针刺组、针刺阻断剂组,阻断剂为JNK通路阻断剂SP600125,每组6只,采用强迫游泳应激结合孤养方法造模,针刺干预选取百会、印堂穴,每次20min,每天1次,治疗2 d。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JNK信号通路的底物c-Jun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凋亡相关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aspase-3基因表达、c-Jun蛋白表达,空白阻断剂组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阻断剂组、针刺组、针刺阻断剂组Caspase-3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模型阻断剂组、针刺组、针刺阻断剂组c-Jun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5、P0.01)。结论针刺干预治疗可能通过抑制大鼠海马JNK信号通路活性,降低c-Jun的蛋白水平,减少促凋亡蛋白Caspase-3基因表达,从而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这可能是针刺抗抑郁作用所涉及到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