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明显特征,是心脑血管病,尤其是缺血性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颈动脉硬化造成的缺血性卒中占19%~35%。相较于由颈动脉硬化造成的血管狭窄,颈动脉斑块,尤其是不稳定斑块引起缺血性卒中的几率更高。且无论其位置如何,颈动脉斑块都会增加卒中的风险。因而,针对颈动脉斑块的治疗成为缺血性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关于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治疗旨在逆转和减少斑块的形成、稳定斑块的性质,减少斑块破裂出血以及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从而延缓疾病进展并降低未来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笔者从以上角度出发,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药物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孙楚楚  陈楠  贺珣 《磁共振成像》2024,(2):188-191+197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 SCI)后神经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 NP)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其发病机制一直不明确,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客观反映SCI-NP患者脑脊髓环路的变化,对揭示NP患者的病理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并将为临床SCI-NP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和新的思路,本文通过对SCI-NP脑脊髓环路在功能磁共振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旨在了解SCI-NP神经影像学表现的研究现状,从而为以后SCI-NP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