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后缺血性中风并发抑郁症状患者的情绪障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方法120例缺血性中风并发抑郁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28天。观察指标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能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和参照Munt sinai医学中心提出的BKI和HRSD量表。结果心理护理组情绪改善程度和神经功能缺损分值的减少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对缺血性中风并发抑郁症状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偏头痛是一种发作性头颅血管舒缩功能不稳定加上某些体液物质暂时性改变所引起的头痛”‘。笔者近年来应用针刺治疗本病34例,并与用尼莫地平治疗的33例进行对照观察,同时还应用经颅多普勒(TCD)观察部分针刺组患者针刺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现报告如下:亚临床资料两组67例均排除其他类型疾病所引起的头痛,根据反复发作性头痛,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相似,病程长,间歇期一切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而诊断为本病者列为观察对象。其中男性18例,女性49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6岁;病程4.5~ZQ…  相似文献   
4.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治疗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卒中并发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组和单纯吞咽训练组,针刺取穴以项针为主,吞咽训练包括基础训练和摄食训练.结果: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组疗效优于单纯吞咽训练组(P<0.005).结论:吞咽障碍患者经针刺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房角粘连分离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以寻求一种更可靠、更简单的操作方式.方法 将26例(31只眼)伴有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分为A、B两组,在完成白内障超声乳化并缩瞳后,用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分离房角粘连,A组(16只眼)是通过反复利用I/A头对周边虹膜组织的吸引来牵拉虹膜根部,以分离虹膜与小梁组织的粘连;B组(15只眼)凭借黏弹剂的钝性压力和抛光针对虹膜根部的牵拉来达到分离前房角粘连目的 .随访观察3月到2年,对照观察两组术后眼压下降幅度、房角的形态变化及视力等情况.结果 用房角镜检查发现所有术眼术后房角均较术前增宽,其中A组16只眼中有15只眼前房角全周重新开放,占93.75%,而B组15只眼中只有7只眼全周重新开放,占46.67%(P<0.01);术后眼压均得到控制,但A组眼压下降幅度更大,且两组下降幅度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 A、B两组方法均能有效治疗闭角性青光眼,但A组的方法更可靠、更有效而且操作更简单.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在卒中单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单元是治疗卒中最有效的模式,中医药治疗中风与卒中单元有相似之处,在卒中治疗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充分发挥其作用,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卒中单元。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自拟滋阴养血舒筋汤加妙纳片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病人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西药妙纳片治疗,治疗组加服自拟滋阴养血舒筋汤剂口服,6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肌张力改善情况、Fugel-Meyer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同时可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提高其生存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21例患者根据其病情特点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针剌治疗,与118例常规针灸治疗者进行对照研究,比较其疗程与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0.9%,对照组愈显率为69.5%,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各疗程愈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方法,且疗程短。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2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临床资料本组为1995年1月~1998年10月在本科住院和门诊病例,共102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57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33岁,平均50.8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2天。随机将患者分为颈夹脊组54例,辨证取穴组4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均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2治疗方法预夹脊组①取穴:颈2、4、6,夹脊(双)。②操作:患者取背靠式坐位,保持颈部舒适及松弛,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1次性针灸针直刺1~1.2寸,捻转得气后.连接G6805-Ⅰ型电针治疗仪,连续波,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留外20分钟。辨证取穴组①取穴:风…  相似文献   
10.
针刺配合颈椎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颈椎牵引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的治疗价值和治疗机理。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颈牵组和药物颈牵组,治疗15天。观察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以及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变化。结果:(1)两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2)针刺颈牵组治疗后椎动脉(VA)内径增大和最大血流速度(MAX)增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针刺配合颈椎牵引能够显著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增大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