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摘要患者,男,42,岁,因持续中上腹痛,伴腹胀、恶心、纳差、乏力10天而入院。于2005年11月中旬无明显透因出现持续性中上腹痛,伴腹胀、恶心、纳差、乏力,开始无明显发热,无出血倾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胃炎”,予对症治疗(具体不清)无好转,10天后转来本院,查血、尿淀粉酶  相似文献   
2.
特重型烧伤尤其是烧伤面积(TBSA)90%且Ⅲ°烧伤面积(BSA)90%的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多变,病死率高.我们总结5例特重型烧伤患者的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切痂植皮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急诊四肢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诊四肢烧伤患者62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行切痂植皮术,于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常规换药、包扎措施,实验组予以,VSD、技术。对比两组植皮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创面细菌计数,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第1、3、7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7天创面细菌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植皮、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植皮后14d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四肢烧伤患者联合采用切痂植皮、VSD技术治疗可有效缩短植皮时间,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创面细菌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术后创面愈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中药浸浴与常规应用磺胺嘧啶银治疗对烧伤后残余创面细菌清除的影响。方法:80例烧伤残余创面随机分成浸浴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浸浴组应用本院自制的中药配方进行浸浴,然后以柏竭珍珠膏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隔日浸浴、换药;对照组以洗必泰外洗创面,常规1%磺胺嘧啶银纱布包扎,隔日换药;浸浴组浸浴前及浸浴后第7天分别作创面细菌培养,对照组和浸浴组同一时间点分别作创面细菌培养。观察两组的细菌清除率及疗效判定。结果:浸浴组创面细菌清除率82.5%,对照组创面细菌清除率40.0%,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疗效比较:浸浴组有效率85.0%;对照组有效率52.5%,两组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残余创面细菌量直接影响创面愈合,中药配方浸浴能有效清除细菌,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谢龙炜  顾在秋  虞俊杰 《陕西中医》2009,30(12):1643-1644
自汗、盗汗在中医中属于汗证范畴,不因外界干扰,白昼时时汗出,动则益甚者称之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之盗汗。笔者运用益气养阴汤治疗烧伤中晚期患者26例,均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抗休克煎剂治疗烧伤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0月江苏省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40例重度烧伤休克患者以随机数据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抗休克煎剂,1剂/d,150 ml/剂.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复苏前、复苏后24、48、72 h的血乳酸值,心率、尿量及烦躁、口渴、汗出、肢厥等体征和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入院72 h时,治疗组血乳酸值、心率、尿量改善均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0.485、3.219、7.429,P均<0.01),烦躁、口渴、汗出、肢厥休克症状的消失优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10.16、7.37、5.63、4.29,P均<0.05).结论 抗休克煎剂配合治疗重度烧伤休克,可使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减少后期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倪某,女,67岁,已婚,工人,病案号151795。患者于2000年10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不适,外院对症治疗未见好转。2月后患者又出现胸闷气喘,外院摄全胸片示:右上肺陈旧性结核,左侧大量胸腔积液,予抗痨治疗,症状略有缓解后出院,出院后又抗痨治疗4个月。2001年4月患者出现腹胀、腹泻,外院查腹部CT示:盆腔、腹壁广泛软组织密度伴胸腹水,考虑双侧附件恶性肿瘤伴腹壁、大网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柏竭珍珠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烧伤患者8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选择本院自制柏竭珍珠膏(血竭、积雪草、当归、黄柏等)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京万红软膏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创面愈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第7,14,21 d时的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在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柏竭珍珠膏治疗烧伤残余创面,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创面细菌和毒素,有效控制感染及促进创面愈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创面愈合期和瘢痕增生期瘙痒的疗效。方法将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烧伤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烧伤后创面愈合期或瘢痕增生期有瘙痒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分别使用贻贝粘蛋白和0.9%氯化钠溶液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瘙痒评分、止痒效果及治疗后的瘙痒缓解起效时间、持续时间、缓解程度以及全身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瘙痒平均评分由治疗前(9.3±0.5)分下降至治疗后(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P<0.05);对照组瘙痒平均评分由治疗前(9.2±0.6)分下降至治疗后(8.1±0.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8,P>0.05)。试验组的止痒有效率为100%,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P<0.05)。试验组平均止痒起效时间(12.0±1.3)min,对照组只有5例患者部分缓解,平均止痒起效时间(30±2.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1,P<0.05);试验组平均止痒持续时间(36±3.6)h,对照组平均止痒持续时间(0.5±0.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贻贝粘蛋白治疗烧伤后瘙痒安全有效,为临床提供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一种有效且能够调控烧伤创面愈合、防止伤后创面进行性损害的药性生物敷料。方法把处理好的异种皮(猪皮)浸泡于活血化瘀类(丹参、川芎、红花、三七)中药中,猪皮作为活血化瘀类中药的载体,作用于局部烧伤创面上,观察烧伤创面的愈合情况。结果中药异种皮应用烧伤创面后能加速创面的愈合,减轻病人的症状。结论经活血化瘀类中药处理后的猪皮能够减轻烧伤后进行性损伤,加速了烧伤创面的愈合,为一种有效的创面复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