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王强雄  郭盛  李会伟  谢逸俊  尚尔鑫  段金廒 《中草药》2023,54(13):4312-4320
目的 建立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茎叶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不同产地多个批次蒙古黄芪茎叶样品进行比较分析,为蒙古黄芪茎叶资源的利用与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ACQUITYTM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 μm),以0.1%甲酸水-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 nm,建立蒙古黄芪茎叶指纹图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ESI-Q-TOF/MS)对共有峰进行鉴定;同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批次蒙古黄芪茎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建立了蒙古黄芪茎叶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5个共有峰,并鉴定了其中13个色谱峰,均为黄酮类成分;建立了异槲皮苷、紫云英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17批黄芪茎叶的相似度在0.933~0.987;通过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2大类;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 通过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建立了一种快速、有效的蒙古黄芪茎叶品质评价方法,可为蒙古黄芪茎叶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和评价蒙古黄芪茎叶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数据支撑。分别采用凯氏定氮法、过滤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蒙古黄芪茎叶中粗蛋白、粗纤维、可溶性糖类成分进行分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串联(UPLC-TQ-MS)法对蒙古黄芪茎叶核苷类、氨基酸类、黄酮类及皂苷类成分进行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蒙古黄芪茎叶资源性成分质量差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蒙古黄芪茎叶中粗蛋白、粗纤维、总多糖、还原糖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5.11%、30.33%、11.03 mg·g-1、31.90 mg·g-1;检测出6种核苷类成分、15种氨基酸类成分、22种黄酮类成分和1种皂苷类成分,平均总量分别为1.49 mg·g-1、6.00 mg·g-1、1.86 mg·g-1、35.67μg·g-1;不同采收期、不同生长年限蒙古黄芪茎叶各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宁夏产蒙古黄芪茎叶质量较优。研究结果可为蒙古黄芪茎叶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