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3 毫秒
1
1.
1 病历介绍患者,女,3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下腹闷痛,于2 0 0 3年3月入院。患者便前腹痛无加剧,便后腹痛无缓解,大便稀烂不成形,5~7次/d ,量不多,时夹少量黏液,并恶心吐少量胃内容物,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体质量下降2~3kg,无低热、盗汗,无脓血便、里急后重。CT示腹腔积液  相似文献   
2.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脑部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罕见疾病,报道尚少,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以脑部出血为症状的HES病人,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2岁,因发热、咳嗽2天于1998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斑,无消瘦,无盗汗。咽红,双颈侧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可活动,无压病,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罗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助下Zcm,剑突下Jcm,脾未触及。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肌力1级;跟键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一),奥贲汉姆、戈登氏征均(十)。…  相似文献   
3.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罕见疾病,报道尚少,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以脑部出血为症状的HES病人,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2岁,因`发热、咳嗽2天'于1998年10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6.5℃,神清,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无瘀斑,无消瘦,无盗汗.咽红,双颈侧可触及数个黄豆大小淋巴结,可活动,无压痛,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口罗音.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cm,剑突下1cm,脾未及.左侧肢体肌张力下降,肌力Ⅰ级;跟腱反射存在,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一),奥贲汉姆、戈登氏征(+),辅助检查:头颅CT示:右侧颞顶部脑出血.…  相似文献   
4.
临床180株真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真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器官移植、导管手术,静脉高营养等治疗手段的开展,以及严重疾病如肿瘤、白血病、糖尿病、白细胞减少症、爱滋病等病种的增多,临床真菌发病率提高,分离的菌种也不断增加,使真菌成为临床和细菌实验室高度重视的一类病原菌。本文对我院1998年分离的180株各类真菌及药敏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l材料与方法l.1材料l.l.l标本来源取自1998年1月~12月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包括血液6份,尿液17份,痰109份,粪便6份,各种分泌物33份,咽喉拭子9份等。1.1.2…  相似文献   
5.
血清HBV标志物少见模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显示模式及其检测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情程度、传染性大小和疗效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但在实际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一些临床难以解释或认为是不应该出现的反应模式,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误会和矛盾。为进一步认识HBV-M少见表现模式的临床意义,我们收集了一年多来本科血清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资料,结合当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罕见疾病,报道尚少,我院最近收治一例以脑部出血为症状的HES病人,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显示模式及其检测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情、传染性大小和疗效分析的重要依据之一, 但在实际工作中, 越来越多地遇到一些临床难以解释或认为是不应该出现的反应模式, 给临床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许多误会和矛盾.为进一步认识HBV-M少见表现模式的临床意义, 我们收集了一年多来本科血清乙肝5项标志物检测资料, 结合当前国内、外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 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IF及ELISA 2种方法检测正常及患者血清标本ANCA。结果通过对30例正常人和82例相关疾病的ANCA检测,2种方法正常组检出率均为0,疾病组分别为IIF法14.6%,ELISA法12.2%。结论IIF法可作为临床常规ANCA的筛选试验,ELISA法可作为特异ANCA确证试验。  相似文献   
9.
谢艺青  蒋莉 《江西医药》2004,39(5):387-388
1病例介绍患者,女,31岁,农民,已婚,广东大埔县人,2003年3月主诉,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下腹闷痛,伴大便稀烂40d,不成形,5~7次/d,量不多,时带少量粘液,便前腹痛无加剧,便后腹痛无缓解,并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进行性消瘦约2~3kg,无低热、盗汗,无脓血便、里急后重,于2003年3月入我院中医科诊治。体检:CT示“腹腔积液”;小肠稀钡灌肠示:“末段回肠炎”;电子结肠镜报告:“慢性回肠炎”“结肠溃疡性病变”;腹水病理报告:“灶性淋巴细胞浸澜、血管扩张、充血、呈慢性炎”;电子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实验室检查:血液分析,WBC:9.3×109/L,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