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骨科,止血敏注射液常用于急性出血患者的止血,而大多数患者都会因伤口疼痛难忍,常加用一些止痛药,如注射用氯诺昔康。2009年5月-2010年5月,笔者在为患者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发现止血敏注射液与止痛药注射用  相似文献   
2.
食道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道癌是我国较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较高 ,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病后患者进食困难 ,疼痛 ,呕吐 ,存活率较低 ,目前手术治疗是最佳的治疗手段 ,但术后并发症较多 ,我科自 1999年~ 2 0 0 3年共收治 87例食道癌患者行根治术 ,效果满意 ,术后并发症较少 ,现将护理体会及观察预防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行食道癌根治术 87例 ,男 6 0例 ,女 2 1例 ,4 2~ 76岁 ,平均 6 4岁 ,本组并发症为 15 % ,其中吻合口瘘 3例 ,占 3 4 % ,肺部感染 4例 ,占 4 5 % ,乳糜胸 2例 ,占 2 3% ,切口感染 3例 ,占 3 4 % ,,脓胸 1例 ,占 1 1%。…  相似文献   
3.
394例意外损伤和中毒死亡病例分析谢美丽,刘红霞(附属弋矶山医院病案室)随着车辆的增加和农药的普遍使用,致意外损伤和中毒死亡的病例日趋增多,自1981年至1990年10年间,其在我院住院总死亡病例中占第3位,应引起社会关注,今将死因类别进行分析,供有...  相似文献   
4.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整体护理正在各级医院逐步开展。它不仅要求对病人的一般情况作出正确评估,更重要的是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术前术后护理及健康指导,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我科于2003年1月~10月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74例,男50例、女24例,年龄19~65岁。有计划进行健康指导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额叶挫伤伴血肿形成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以提高对额叶脑损伤的护理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科收治的76额叶挫伤伴血肿形成的护理方法.结果 76例经抢救治疗护理后痊愈45例,中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4例.结论 对额叶挫伤患者正确、及时抢救治疗,同时施以全面有效护理,使患者的生存率、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幼儿是患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特殊群体,因其年龄小对疾病缺乏深刻的认识,心理活动易随着治疗情境迅速发生变化,为了使患儿能够顺利接受手术并安全度过手术期,我科对46例骨折患儿进行观察分析,充分了解患儿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并采取适当的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幼儿护理及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期术前快速微创穿刺抽吸减压术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脑疝期颅内血肿25例采用术前微创穿刺抽吸血肿减压,与常规开颅手术方法相对照分析。结果经微创法抽吸血肿,术前患侧瞳孔不同程度回缩,意识障碍程度有所减轻,降低了术后病死率和致残率。结论对于脑疝期颅内血肿患者,开颅手术前微创穿刺减压能迅速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得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及康复期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将150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舍曲林50 mg每日1次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心理问题总缓解率、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消除或缓解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及康复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我院2844例死亡病例分析谢美丽,俞国华(附属弋矶山医院病案室)(心内科)我院1981~1990年共死亡2844例,现进行统计分析。1资料来源查阅我院1981~1990年住院病人死亡登记资料2844例,按ICD-9标准,进行性别、年龄、死亡分类统计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术后1周及护理3个月后运动耐力指标[6 min步行试验(6MWT)]水平,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水平,以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6MWT距离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LVD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AMI患者可提高运动耐力指标水平,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