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 制订水线草2015版《中国药典》含量测定项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标准.方法 采用RP-HPLC法,以Agilent-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甲醇∶0.5%冰醋酸(5∶12∶83)为流动相系统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结果 熊果酸在0.01104~1.104 μg/μ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4%,RSD%为1.14%;齐墩果酸在0.011~1.10 μg/μl线性关系良好(r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6%,RSD%为0.70%;15批水线草药材中熊果酸的含量均>0.3%,齐墩果酸的含量均>0.1%,结果符合原标准《广东省中药材标准》要求,建议沿用原标准: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总含量应≥0.08%.结论 该标准能有效保证水线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和水线草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化瘀止血胶囊的薄层鉴别方法,并探讨其口服用药安全性。方法:采用薄层鉴别方法对处方中三七、延胡索进行定性鉴别,采用ICR小鼠经口灌服最大给药量,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薄层鉴别分离度效果好,专属性强;在最大给药量10.0 g生药/kg情况下,小鼠无明显的自主活动异常、未见相关毒性反应以及死亡现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给药当天、给药前、给药后第7天、第14天小鼠体重无明显差异。结论:薄层鉴别操作简单、方便可行,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之一,且此剂量下口服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化瘀止血胶囊对大鼠胃出血、小鼠断尾出血的影响,为化瘀止血胶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SD大鼠皮下注射消炎痛复制胃出血模型,观察低、中、高剂量化瘀止血胶囊对胃出血的治疗作用;通过小鼠断尾出血模型,进一步评价化瘀止血胶囊的止血作用.结果:化瘀止血胶囊低、中、高剂量能显著减少胃出血大鼠模型出血点数及出血点总...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生物对含马兜铃酸A中药材进行生物转化脱毒,筛选出合适的菌种,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微生物法对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的"去毒存效"奠定基础。采用UPLC对12种含马兜铃酸类中药材进行检测,其中有4种中药材检测到含有马兜铃酸A,分别是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和寻骨风,另外8种则未检测到。选取了黑曲霉、米曲霉等10个菌种,以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和寻骨风药材粉末为原料,运用液体发酵技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生物转化脱毒,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采用UPLC测定发酵前后药材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表明有1个菌种对降低关木通、青木香、马兜铃、寻骨风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夏枯草药材中熊果酸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测定方法。方法采用UPLC进行测定,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BEH C18(2.1 mm×100 mm,1.7μm),以甲醇-0.5%冰乙酸水为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 nm。结果熊果酸在0.2461~0.4922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29%,R SD=1.74%,熊果酸在夏枯草中的含量为0.28%~0.53%。结论该方法快速、高效、重现性好,可以为夏枯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更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黄解毒胶囊的制备工艺并初步建立其内控质量标准。方法:以浸泡时间、加水量、煎煮时间为影响因素,以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提取工艺研究,并以润湿剂选择、辅料种类的筛选、堆密度的测定、胶囊型号及颗粒的CRH为考查因素,进行成型工艺研究;采用TLC法对黄连、黄芩、赤芍、牡丹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分别加8倍和6倍量水,浸泡0.5 h,煎煮2 h和1.5 h。成型工艺:95%乙醇作为润湿剂,淀粉为辅料,控制CRH为67%以下进行胶囊灌装。TLC法简便可靠,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溶液无干扰。结论:优选的工艺条件稳定、合理,为银黄解毒胶囊下一步临床试验研究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其质控分析建立了可行性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银黄解毒消肿胶囊对急性咽炎模型鼠的抗炎及止痛作用.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模型组(B1组,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阳性药物组(C1组,咽炎含片1.1 g/kg)及银黄解毒消肿胶囊低、中、高剂量组(D1组、D2组、D3组,2.02,4.04,8.08 g/...  相似文献   
9.
10.
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为其鉴别与有效控制质量提供参考。采用高效液相法采集20批无糖型和34批有糖型夏桑菊颗粒指纹图谱,通过模式识别方法(主成分分析,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分类并筛选其主要差异组分;通过对照品对照的方法鉴定其主要的组分。成功建立夏桑菊有糖和无糖颗粒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不能完全分类2种颗粒,而正交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可明显的分为2类;2种颗粒之间差异最大的组分主要有6个,其中3个分别为异迷迭香酸苷、木犀草苷和蒙花苷。该研究建立的模式识别方法有助于夏桑菊颗粒整体质量控制,同时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