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骨关节炎(OA)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慢性、变形性关节疾病[1],主要累及双手的小关节和全身负重关节,特别以膝关节为其好发部位[2]。其临床症状主要以关节疼痛、变性为主,最终导致活动受限、生活质量受到影响。OA的病理变化最初发生于软骨,逐渐侵犯软骨下骨板及滑膜等周围组织,最终导致软骨破坏、软骨下硬化、囊性变和代偿性骨赘形成[3]。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血瘀证主要是由血行不畅、淤血阻滞而导致的症状,其病因有  相似文献   
2.
徐玉龙  管建国  宗桂荣  罗杰  谈冰 《重庆医学》2021,50(15):2583-2585,259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滑膜炎及血管翳的形成为主要病理基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瘀血"作为重要的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贯穿在"痹证"始终。而脾虚又是血瘀证产生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脾虚与血瘀之间的关系,探讨从脾论治类风湿关节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患者的血瘀状态与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gene binding,NF-κB)通路的活化及miRNA-146之间的关系及新风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将70例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新风胶囊组(治疗组,每日3次,1次3粒)和氨基葡萄糖组(对照组,每日3次,1次1粒),每组35例,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的NF-κB信号通路指标p50、p65、核因子κB抑制因子α(inhibitor of nuclear factorκBα,IκBα)、核因子κB激活剂1(nuclear factor kappa B activator 1,Act1)、转化生长因子激酶1(TGF-β-activated kinase 1,TAK1)和IL-1、IL-17、IL-10、血栓素A2(thromboxane A2,TXA2)及前列腺环素(prostacyclin,PGI2)的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Act1、p65、p50、TAK1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50、p65蛋白表达水平;一步法PCR反应测定miRNA-146水平。结果 (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瘀积分、血小板(platelet,PLT)、D二聚体(D-dimer,D-D)、TXA2、p50、p65、IL-1、IL-17、IκBα、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降低,p50、p65、Act1、TAK1mRNA含量降低,p50、p65蛋白表达降低,miRNA-146含量水平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PGI2、IL-10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瘀积分、PLT、FIB、TXA2、IL-17、hs-CRP、ESR水平降低,p65、TAK1mRNA水平降低,p65蛋白水平降低,PT、PGI2水平升高(P0.05,P0.01)。结论新风胶囊可能是通过上调miRNA-146,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调节免疫及恢复细胞因子网络平衡,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改善骨关节炎的血瘀状态。  相似文献   
5.
6.
徐玉龙  管建国  宗桂荣  罗杰  谈冰 《重庆医学》2021,50(15):2583-2585,2591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水平与肠道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该院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 P住院患者60例,其中轻症34例,中度重症18例,重症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D A O及D-L A水平,观察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AP组血清DAO和D-L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前血清DAO及D-LA水平明显高于中度重症及轻症患者(P<0.05),重症AP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长于轻症及中度重症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病情越重的AP患者肠道恢复时间越长,血清DAO与D-LA水平越高,监测血清DAO与D-LA水平有利于判断AP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干燥综合征(SS)患者肺功能参数与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 SS 肺功能变化与 Th 细胞的关系。方法采用肺功能仪检测 SS 患者肺功能,ELISA 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a 水平,观察 SS 患者肺功能参数与 Th 细胞的关系。结果SS 患者肺功能降低率为76.6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S 组肺功能参数明显降低(P <0.05或 P <0.01),血清 IL-6、TNF-a、IL-17、Th1/Th2表达升高,IL-10水平较低(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SS 患者肺功能参数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与 IL-6呈负相关,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EF25-75)、用力最大呼气流量(PEF)与 IL-17呈负相关,用力呼气50%流量、用力呼气25%流量与TNF-a 呈负相关,MEF25-75、PEF、DLCO 与 Th1/Th2呈负相关(P <0.05或 P <0.01)。MEF25-75与 IL-10呈正相关(P <0.05)。结论干燥综合征患者存在肺功能水平的降低,且肺功能降低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及 T-help-er 细胞分泌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8.
<正>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不明。基本病理改变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可能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1]。本病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古籍中还称之为"历节病"、"顽痹"。本文将从历代医家对痹证与血瘀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医学研究,对类风湿关节炎与血瘀证及凝血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9.
正骨关节炎(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常导致关节结构的改变,多发于膝关节,伴有关节疼痛及关节变形~[1]。主要发生于中老年患者,并有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社会人类"亚健康"状态的增多,其发病年龄逐渐呈现低龄化~[2]。大量研究表明,骨关节炎可出现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细胞凋亡、软骨下硬化、囊性变和代偿性骨赘形成、韧带松弛或挛缩、局部血液循环异常等~[3-4]。目前西医上治疗该病不外乎非甾体抗炎药、软骨保护剂及手术治疗,却药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Act1/NF-κB信号传导通路研究新风胶囊(Xinfeng Capsule,XFC)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瘀状态的机制。方法将76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XFC组(3粒/次,每日3次)和来氟米特(LEF)组(10 mg/次,每日1次),每组38例,连续治疗3个月。评定两组中医证候临床疗效;ELISA法检测血清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IL-6、IL-17、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抗体(NF-κB activator 1,Act1)、p50、p65,血小板凝聚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 acetyl hydrolase,PAF-AH);评定血瘀证症状的评分;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ct1、p65、p50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p50、p65蛋白表达。采用Spearman方法对RA患者外周血凝血指标及血瘀证总积分与IL-10、IL-6、IL-17、Act1、p50、p65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XFC组总有效率为89.5%(34/38);LEF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D-D、FBG、PLT、PAF、IL-17及IL-6水平下降,Act1、p50、p65mRNA表达及含量水平降低,p50、p65蛋白水平降低,血瘀证各个症状评分均降低,而PAF-AH及IL-10水平上升(P0.05,P0.01);与LEF组比较,XFC组治疗后D-D、FBG、PLT、IL-17及IL-6水平下降,Act1、p65mRNA表达及含量水平降低,p 65蛋白表达降低,关节刺痛、舌质、皮下瘀斑及血瘀证总积分的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RA外周血D-D与IL-17、IL-6、Act1、p65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5,P0.01);FBG与IL-6呈正相关(P0.05);PLT与IL-17呈正相关(P0.05);血瘀证总积分与IL-6、Act1、p65呈正相关,与IL-10呈负相关(P0.05,P0.01);PAF与IL-17、IL-6、Act1、p65呈正相关(P0.05,P0.01);PAF-AH与p50呈负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血瘀状态的发生机制及新风胶囊对血瘀状态的影响可能是与Act1/NF-κB信号传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