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耳穴电参数时变关系实验表明,在测量起始t<2τ时,因瞬变作用,电位E(t)和压降U(t)为瞬态响应,响应函数呈指数关系,特征参数为弛豫时间τ,τ≈RC;t>2τ时,为时变间期。电路分析给出数学描述,并与耳穴和模拟实验结果较相符。提示,时变特征应以t>2τ后提取,静态电测量时,采样应避开瞬变期,可提高准确性。该工作对正确鉴别时变性和特征提取,全面认识耳穴电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黄为《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收载的中药品种(包括掌叶大黄Rheumpal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 Bal及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根),药典还载有酒制和醋制大黄。为了更好地揭示酒制前后大黄质量的变化情况,笔者在清热化滞颗粒质量标准的研制过程中,对  相似文献   
3.
清热化滞颗粒由大黄(酒炒)、焦槟榔、大青叶、北寒水石、山楂(焦)、薄荷、化橘红、草豆蔻、广藿香、前胡、麦芽(焦)11味中药组成,主要功效为清热化滞、表里双解,用于乳食内积、久滞化热兼外感风热症。大黄(酒炒)是清热化滞颗粒的君药之一,主要有效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以大黄酚为标志性成分,因此本实验对清热化滞颗粒中大黄酚进行了HPLC法测定。  相似文献   
4.
关于神经衰弱(简称神衰)的治疗,报导甚多。我们为了研究耳针对大脑皮层与植物神经的调节作用,并探讨耳针的不同刺激方法与疗效的关系,对神经衰弱病人进行分组观察。一、一般资料:患者共27名,男13人,女14人。年龄20~30岁5人;31岁~50岁19人;50岁以上3人。除工人9人,其余均为脑力劳动者。病程:1~2月2人;6月~1年2人;1年以上5人,5年以上18人。患者来就诊前,都排除了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的神经衰弱症状。一般患者都以失眠、头昏、头痛、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为主诉  相似文献   
5.
由于耳廓同人体的经络、神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人体内脏或躯体患病时,常可导致在耳廓出现一些电特性之改变,局部呈现压痛敏感,甚至伴有组织形态学方面的一些变化,诸如耳廓色素沉着、血管充血、粟粒样丘疹、赘状物和软骨的增生等。我们曾在确诊的食道、贲门癌患者耳廓上,重点观察过耳廓病理形态的改变以及舌苔的变化,试图利用这些观察所得的结果用于临床未知病员,进一步验证它的可靠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于临床上食道吞咽有困难,而尚未确诊之患者,在门诊不加选择不问病史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笔者用耳穴电特性 (电位 E、电阻 R和电容 C)三变量 (Three Dimension Variable,TDV)检测微机系统 ,对 2 5例胃癌患者和 3 8位健康人作耳穴 TDV同步测量 ,并与胃镜和病理活检结果作对比双盲试验 ,进行统计学处理以研究耳穴电特性反应胃癌病变的特异性。1 对象和方法1 .1 观察指标 耳穴电特性三变量 :电位变量 J、电阻变量 K和电容变量 L,分别为 :J=Ea/Eb,K= Rb/Ra,L=Ca/Cb。 Ea、 Ra和 Ca分别是耳穴 a与参考点 c(耳穴同侧手指 )之间的电位、电阻和电容 ;Eb、 Rb和 Cb分别为基准点 b (另一侧手指 )与参考点 c之间的三…  相似文献   
7.
应用南京东南大学与南京医学院联合研制的N.O.A型耳穴电脑诊疗仪,治疗各种痛症患者100例,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患者男40名,女60名。年龄最小8岁,最大90岁,多数为壮年。病程最短数分钟,最长10余年,多数为一周以内。病种分布以头痛、牙痛、颈椎痛、胃痛、背痛、腰腿痛等12种疼痛性疾病为主;其它如多汗、头昏、心悸等10种病征。二、治疗方法1.将探笔插头先插在该机右上方下面一个插孔内,再将功能开关调拨在诊断位置,此时电源已接通,显示屏上先显示“500”“0”,二秒钟后自动消失,显示“0”“0”,说明仪器正常,即可测量。2.按动复位键,可将储存在该机内之数据清除,萤光屏上再次显示“500”“0”。  相似文献   
8.
反映胃部病变的耳穴相关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机实验系统测得的耳穴电位和电阻变量J、K为观察变量,对26名胃病患者和32名健康人作样本统计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耳穴有反映病变的显著性。胃病变相关的耳穴相关群有十一个穴位,其中呈高度相关的有胃、肝、脾和肾上腺;中等相关为交感、食管和肿特2;弱相关为十二指肠、内分泌、神门及三焦。该结果与耳穴理论和临床诊治经验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结合临床的观察和体会,谈谈我们对耳穴特异性问题的粗浅看法。一、耳穴是有特异性的在耳针治病中,常遇到对一些急性扭伤、落枕或呃逆,耳针已刺入但尚未奏效的病例,在留针期间,有时将针尖稍微移动,可使症状立即明显改善。说明耳针治病并不是随意刺在哪里,效果都一样。1.从耳穴的来源看:升压点之所以称为升压点,是因为曾为休克或低血压的病人,针刺该穴具有升压的效应;降压沟之所以称为降压沟,也是因为经临床治疗,刺激该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内关、足三里等穴功能特异性的广泛对照和实验研究,说明其存在是有机体内物质运动形式的一种表现。穴位的相对的特异性,如同耳穴的规律一样,已为大量实验所证实和众多学者所注意。对本问题的深入研究,将会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和阐明针灸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