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正>目前在国内外脑卒中的康复方案多以Bobath法、Brunnstrom法、Rood法及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及运动再学习法五大体系为主,其中Bobath治疗技术是英国学者Kaler Bobath和Breta Bobath夫妇密切合作、共同创立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以脑卒中为主的中枢神经疾病的患者。国际Bobath指导协会(IBITA)将其定义为:一种针对因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热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致手疼痛肿胀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致手肿胀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康复组在康复治疗同时加用干热物理疗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评定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手肿胀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热物理疗法对脑卒中偏瘫致手肿胀有显著的疗效,简便易行,可在临床康复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冰水疗法对偏瘫患者手肿胀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28例脑卒中恢复期左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4例。康复组在药物治疗同时按计划进行冰水疗法,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根据患者肿胀程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手肿胀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手肿胀程度明显减轻,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冰水疗法对偏瘫患者手肿胀有显著的疗效,方法较为简便易行,可在偏瘫康复中开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前均采用局部治疗。我院自1996年来,用其耳针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进行了研究和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4例患者中,男96例,女18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的1天,最长的3do以上均由用力姿势不当等原因而引起急性腰肌痉挛、筋膜扭伤、或推小关节紊乱等。1.2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耳廓常规消毒、用17mm毫针直刺耳穴腰椎穴,大幅度捻转,留针20min,并嘱患者反复旋转活动腰部,促进经脉流通直至疼痛消失、活动自如。!·3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腰部…  相似文献   
5.
胃脘痛,又称胃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痛时可牵连胁背,或兼见胸脘痞闷,恶心呕吐,纳差,嘈杂,嗳气,或吐酸,吐清水,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多由忧思郁结,肝木横逆犯胃,或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发生疼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脑卒中发病率有上升和患者年轻化的趋势,它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患者数量的增加,基层医院接诊的脑卒中患者数量也在增多。虽然新的药物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但是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仍不尽人意。因此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大大提高病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ADL)能力,  相似文献   
7.
康复科常见的手肿胀原因主要有脑卒中偏瘫、外伤及不明原因所致,早起表现为患侧手水肿,常波及手指及手掌,关节活动共明显受限,水肿以手背部最显著,严重者可波及前臂下段,皮肤褶皱消失,皮温升高,如不及时处理和控制,长期制动和组织相对缺氧可引起骨间肌和蚓状肌萎缩,以及手部关节挛缩[1].脑卒中偏瘫所致手肿胀是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2].大约20% ~ 30%的患者在脑卒中发病后3周~3个月内并发手肿胀,严重影响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如果不予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残率高达80%以上.由于多伴有剧烈的肩痛、肘痛、腕痛及手指痛,患者多不情愿主动和被动的肢体活动;因此,患侧手肿胀严重影响早期康复的进行[3].而干热物理疗法不存在引起肩痛的问题,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治疗偏瘫合并手肿胀的方法.由于干热物理疗法需专门的仪器直径治疗,且治疗师多次尝试后才能掌握,临床上很少有这类研究报道,科研也很少涉及这方面的疗效观察.本研究旨在分析干热物理疗法对偏瘫患者手肿胀的疗效.手疼痛常常令患者非常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情绪,也严重干扰了肢体训练[4].  相似文献   
8.
解铁军 《山西中医》2012,28(12):32-3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该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以单纯牵引治疗;治疗组予以腰椎牵引并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有效22例,无效4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3.48%和91.30%;对照组痊愈8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8.18%和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和P<0.05)。结论:牵引配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疗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obath踝策略对脑卒中患者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的影响。方法对1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促进比目鱼肌的离心性收缩,牵张麻痹侧足的骨间肌和足底筋膜,诱导出小趾外展肌的活动,改善足底肌肉弹性,扩大关节的附属运动来提高足底接触地面时的本体感觉,行TUG试验对比患者训练前后步行速度。结果患者经Bobath踝策略治疗后进行TUG试验,治疗后计时时间显著降低(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经过Bobath踝策略治疗后TUG时间均有所提高,其步行速度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