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元素在大鼠血液经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后的不同组分(全血、血浆、红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受试组,共9组。采用4种元素(Hg、I、Mn、Sr)的混合溶液气管滴注染毒,连续染毒10 d后股动脉取血。用Percoll液分离血液,分别收集血浆、红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全血及上述3种血液成分中4种染毒元素的含量。结果随染毒剂量增加,全血和血浆组分中的元素呈直线回归关系,红细胞与白细胞中部分元素含量与染毒剂量无线性回归关系。结论元素在血液的不同组分中的含量受呼吸道染毒的影响各不相同,利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选取合适的组分可以实现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健康状况,探索尿镉水平与肾损伤生物标志物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选择湘江流域某土壤高镉地区常住居民作为暴露组,土壤镉较低地区常住居民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和重金属接触典型症状情况,采集尿液并检测尿中镉和NAG、β_2-MG水平。结果暴露组尿镉水平中位数为5.36μg/g Cr,高于对照组(2.66μg/g Cr)(P0.001),且暴露组尿镉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人群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暴露组尿NAG活力中位数为10.62 U/g Cr,高于对照组(8.11 U/g Cr)(P0.05),两组人群尿β_2-MG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与对照组人群重金属接触典型症状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NAG和尿β_2-MG异常率随尿镉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趋势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尿镉水平与尿NAG活力、尿β_2-MG水平及年龄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尿镉水平的变化仅可显著影响尿NAG活力(B=0.466,P0.001);而尿β_2-MG水平的变化受到年龄的影响较大(B=0.008,P0.05)。结论长期环境土壤镉暴露将造成人群肾损伤,湘江流域土壤高镉地区人群肾肾功能损伤存在一定风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将本项目3个阶段所获总结果应用于我国辐射防护领域。方法依据平衡条件下元素与其放射性核素理化和生物学性质同一性,按文献方法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在辐射防护领域主要应用。结果除在前3篇文章中讨论了为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及全身元素浓度和负荷量参数参考值及其分布提供依据外,更新了我国元素膳食摄人量,提供了某些放射防护用生物动力学模型重要参数(f1、Te和Tb)参考值的相应依据;估算了我国原生放射性核素所致内剂量和元素由环境向人体关键器官转移系数。结论为确定中国参考人42种元素膳食摄人量、60种元素18种主要器官、组织及全身负荷量和56种元素尿日排出量参数和某些生物动力学模型参数提供了参考值依据,估算了原生放射性核素所致内剂量和元素由环境向人体关键器官转移系数和同体全血与尿样中元素含量关系。  相似文献   
5.
观察228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继续服用维持量洋地黄与利尿剂的同时,加用依那普利2.5 ̄15mg,治疗2 ̄4月,其中8例因副作用而退出,220例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症状、心功能明显改善,显效43.6%(96/220),有效50.9%(112/220),总有效率94.5%,未见严重毒副作用。提示口服依那普利治疗CHF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雄黄砷的蓄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长期给予雄黄后砷在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中的蓄积性,以探讨雄黄的毒性机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①将禁食16 h后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4只)和雄黄0.16g·kg-1组(28只).雄黄组灌胃给药1次,于给药后0.5,1,2,4,8,16,36 h时间点各取4只大鼠,取全血、心脏、肝脏、肾脏、肺和脑组织,测定砷含量.②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雄黄0.16,0.08,0.02g·kg-1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5只).各剂量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共给药3个月.于末次给药后16 h取血、肝、肾、脑,测定砷含量.结果 单次给予雄黄0.16 g· kg-1后,一定量的砷能吸收进入体内,分布于血液和心、肝、肺、肾、脑等主要脏器,达峰时砷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血液>肾>肺>肝>心>脑.血液中砷水平远高于其他脏器中砷水平,这一分布特点可能为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雄黄反复给药3个月后,血液、肝脏、肾脏和脑组织均有一定程度的砷蓄积.在相同的雄黄剂量组,肾脏的砷蓄积倍数最高,其次是肝脏.然而在砷含量方面,血液中的砷含量远高于其他脏器的砷含量,砷含量由高至低的顺序为血液>肾脏>肝脏>脑.雄黄长期用药时可造成肝、肾组织轻度病理变化,可能与肝、肾组织的砷蓄积相关.但未见血液与肝肾毒性相关的生化指标变化,说明肝脏与肾脏毒性较轻.结论 雄黄的可溶性砷可吸收入体内,广泛分布于主要脏器中.长期用药后,砷可在血液、肾脏、肝脏、脑组织蓄积,其中肾脏、肝脏砷蓄积与肝、肾毒性有关.血液是砷分布水平最高的部位,可能是雄黄治疗白血病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姜黄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为建立姜黄药材重金属限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27批姜黄样品中Cu、As、Cd、Pb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姜黄药材中重金属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姜黄样品中Cu、As、Cd、Pb元素的含量分别为:2. 62~9. 34μg/g,0. 03~0. 60μg/g,0. 01~5. 39μg/g,0. 106~2. 04μg/g。4种重金属中仅镉元素超标,超标率为40. 7%。结论:姜黄中重金属镉超标情况严重,部分姜黄药材镉元素污染达到中度污染或重度污染。建议建立姜黄重金属限量标准,为姜黄的规范种植与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成年男子器官、组织中元素浓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获得中国成年男子主要器官、组织中元素浓度代表值。方法作为系列研究第3阶段,在中国4个不同膳食类型地区,补充采集16例当地长住急死正常尸体肌肉、肋骨、肝、肾、肺、甲状腺、心、胃、脾、小肠、血液、皮肤、脂肪、睾丸、胰腺、大肠、肾上腺和胸腺共18种器官、组织样品,采用ICP-MS、ICP-AES和GF-AAS技术,测定56种元素浓度,与前两阶段相应结果合并统计取中位数作代表值。结果获得了这系列研究最多达68例中国成年男子尸体18种器官、组织样品中60种元素浓度代表值。结论除更新过去报道10种器官、组织50种元素浓度代表值外,首次获得新增8种器官、组织56种元素和已测10种器官、组织10种元素浓度代表值数据。这些结果为确定中国参考人器官、组织浓度参数参考值和在辐射防护领域其他应用提供了较前更全面和有代表性的国情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口腔病理损坏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口腔病损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5例口腔病损患者占同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会性感染的20.92%;合并白色念珠菌病12例(48.00%),口腔毛状白斑7例(28.00%),复发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3例(12.00%),相关性牙周炎2例(8.00%),非特异性口腔溃疡1例(4.00%)。结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口腔病损患者大部分合并白色念珠菌口腔感染,其次是口腔毛状白斑,相关性复发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较少,相关性牙周炎和非特异性口腔溃疡亦少见。治疗上仍强调综合治疗,早期、及时地对HIV感染者进行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抗真菌、提高免疫力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若干中草药中25种元素在不同浸取液中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通过测定不同浸取液中 2 5种元素含量 ,探讨这些元素在中草药中的存在形态。方法 :对同一产地的 5种不同中草药密蒙花Buddleja officinalis、白鲜皮Dictamnus dasycarpus、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旋覆花Inula japonica进行水提、二氯甲烷浸取、残渣消化 ,分别得到水溶相、脂溶相、不溶相 ;参照药典方法对我国 9个不同产地的商陆Phytolacca acinosa进行了 0 %乙醇、50%乙醇、75%乙醇和 95%乙醇的浸取处理 ;使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测定上述三相及各个乙醇浸取液中铍、镉、铈、铬、铜、镝、铕、铒、钆、锗、钬、镧、镥、钼、钕、铅、镨、钐、锶、铽、铊、铥、钇、镱和锌共 25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实验表明 ,用不同溶剂浸取中草药时微量元素的浸取率有较大差异 ,并以有机态与无机态形式共存。在优化实验条件下 ,ICP-MS能够同时测定中草药中的25种元素 ,其方法检出限为 0.003~0.71μg·L-1。中草药中元素的加标回收率为 88%~119% ,相对标准偏差为1.7%~13.3%。结论 :上述结果对于在中成药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地浸取人体必须元素、除去有毒元素、促进中药出口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