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筛选分光光度法测定茯苓中多糖和总三萜类活性成分的最优条件,以便快速准确地进行茯苓饮片的质量评价.方法:采用苯酚-浓硫酸比色法测定茯苓多糖的含量,分别从沸水浴时间、苯酚和浓硫酸用量等方面考察最优条件;采用香草醛-冰乙酸、高氯酸比色法测定茯苓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分别从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用量、高氯酸用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等方面考察最优条件;同时进行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方面的考察.结果:茯苓多糖测定的优化条件为苯酚1.0mL、浓硫酸5.0mL、沸水浴20min,糖含量在10~100μg范围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08 4X-0.000 9(R2=0.999 2);总三萜类成分优化条件为5%香草醛-冰乙酸0.2mL、高氯酸1.0mL、70℃水浴20min,三萜类成分10~7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11 4X-0.006 7(R2=0.999 9).结论:此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茯苓多糖和总三萜类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茅苍术中β-桉叶醇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DIONEX P680,流动相为乙腈-水(58∶42),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03 nm,柱温30℃,用外标法测定不同产地的茅苍术β-桉叶醇的含量。结果β-桉叶醇的进样量在0.02008-1.04mg范围内,峰面积值与进样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种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13个不同产地的茅苍术药材β-桉叶醇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建立妇科灌肠液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妇科灌肠液中大血藤、紫花地丁、三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对妇科灌肠液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蒙花苷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Wondasil 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乙腈-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403 nm、330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蒙花苷分别在进样浓度40.80~204.00μg·ml-1(r=0.999 9)、60.00~300.00μg·ml-1(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6%、98.68%,RSD分别为2.25%、1.94%(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妇科灌肠液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建立莪红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莪红胶囊中红花、葛根、制何首乌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双波长HPLC法对莪红胶囊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ondasil C18 WR(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乙腈 0.7%磷酸水溶液(16〖KG*9〗∶〖KG-*2〗3〖KG*9〗∶〖KG-*2〗81),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403 nm(测羟基红花黄色素A)、250 nm(测葛根素),柱温为30℃。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羟基红花黄色素A、葛根素分别在各自进样量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 9以上,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2%、100.03%,RSD分别为1.43%、2.40%(n=6)。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莪红胶囊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摘 要中药“临方炮制”是适应中医辩证施治用药需求发展而来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是保障中药饮片质量、提高中药临床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医医疗机构当以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为立足之本,大力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技术,丰富中医临床用药品种,发扬中医辨证论治、个性化给药的特色优势。中药“临方炮制”是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提高中医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 从中药“临方炮制”的发展现状、意义、技术标准、炮制品种及方法例举等方面进行概述,为中医医疗机构开展中药“临方炮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建立化瘀丸的质量标准。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瘀丸中丹参、大黄炭、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化瘀丸中丹参酮ⅡA、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Wondasil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 0.1%磷酸水溶液(85∶15),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进样量10 μl。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丹参酮ⅡA、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分别在进样量0.212~2.12 μg(r=0.999 9)、0.159~1.59 μg(r=0.999 9)、0.072 6~0.726 μg(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55%、99.56%、100.60%,RSD分别为1.57%、2.26%、2.28%(n=6)。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化瘀丸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观察肤鲜洗剂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方法: 采用BALB/c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肤鲜洗剂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1% 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和激发小鼠皮肤,建立小鼠ACD模型,激发后12 h开始用药,连续2 d,每天给药2次。在激发后48 h分别对小鼠耳厚度及耳变应反应程度进行测量评分,计数1 min内小鼠搔抓耳部次数,小鼠耳部皮损以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耳厚度、耳变应反应评分、搔抓指数、血清中IL-4、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35水平显著降低(P<0.05),出现明显的ACD病理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肤鲜洗剂可有效减轻小鼠的耳廓肿胀程度,降低耳变应反应评分,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IL-4、IL-17水平(P<0.05),升高IFN-γ、IL-35水平(P<0.05),显著改善耳部组织的病理形态。结论: 肤鲜洗剂对急性湿疹小鼠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达到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4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酗酒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属临床常见多发病,起病急、变化快,需紧急处理,故针对病因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县地处海拔2800m,因其海拔、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与内地许多地方有所不同;故将本地区48例因酗酒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要求,建立妇科洗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供试液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妇科洗剂进行方法适用性试验,通过比较试验菌的回收率,选择供试液稀释法和薄膜过滤法对本品进行需氧菌总数、霉菌及酵母菌总数的测定,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果: 薄膜过滤法和供试液稀释法均可消除妇科洗剂的抑菌作用,使微生物计数试验中6种试验菌的回收率在0.5~2.0范围内。最终选择薄膜过滤法作为妇科洗剂的微生物计数检查法,冲洗液为pH7.0氯化钠 蛋白胨缓冲液,分3次冲洗,每次100 ml。控制菌验证中,试验组均有菌落生长,菌落形态均呈现试验菌相应的反应特征,且生长良好,阴性对照组无菌生长。结论: 妇科洗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经验证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