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天竺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和抗炎活性。方法通过蒸馏法,探讨天竺桂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测其精油的得油率,并且通过对小鼠耳廓二甲苯致肿的影响、对小鼠蛋清致足跖肿胀的影响和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等急性毒性实验测定天竺桂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结果天竺桂叶挥发油最佳提取条件为加水量4倍,浸泡时间6h;毒性实验表明天竺桂叶片挥发油对机体炎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天竺桂具较好的抗炎活性,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湿痹证所致的发热、关节红肿等。  相似文献   
2.
提取乌蕨(采自南安)地上部的黄酮类化合物,并测得其总黄酮含量为1.41%。将提取的黄酮样液进行薄层层析及紫外光谱分析,乌蕨黄酮类化合物只含有一种成分,且其紫外光谱特征与异黄酮的紫外光谱特征相似,据此推测乌蕨黄酮样液分离出的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可能为异黄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川芎总黄酮(LCTF)的提取和抗氧化作用。方法:总黄酮的提取采用微波提取和索氏提取2种方法,设置不同的因素水平,从而确定最佳提取方案;抗氧化研究采用总黄酮对血清抗活性氧能力的影响,对小鼠肝匀浆生成MDA的影响,对脂肪氧合酶活性的影响,总黄酮对H2O2诱导小鼠氧化溶血的影响。结果:微波提取总黄酮最佳因素提取频率为530W,提取时间为20min,70%乙醇,液固比为15∶1,得率为1.008%。抗氧化作用表明,2.00g.L-1LCTF对脂肪氧合酶的粗酶活性抑制率超过50%;LCTF在0.5~10.0g.L-1范围内,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活性氧能力,并能减少小鼠肝匀浆MDA的生成,可抑制H2O2诱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结论:微波提取LCTF得率较高,且LCTF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与总黄酮溶液的浓度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桐花树根多酚提取物对α-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与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PNPG法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采用羟基自由基清除体系、DPPH·自由基清除体系、对脂质体过氧化活性测定评价桐花树根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桐花树根多酚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IC50为37.75μg·ml-1。桐花树根多酚提取物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清除DPPH的IC50为0.618 mg·ml-1,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为0.0002 mg·ml-1,对脂质体过氧抑制能力的IC50约为0.585 mg·ml-1。结论:桐花树根多酚提取物具有作为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抗氧化剂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天竺桂挥发油(CJO)进行初步毒理学研究。方法采用以改良寇氏法为根据的SPF级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急性毒性实验,小鼠药物过敏反应实验,日本大耳白兔眼结膜法、耳廓法观察药物刺激性实验。结果 CJO对小鼠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2.482ml/kg,一次性给药1.842 ml/kg剂量以下被确认为相对安全的体内用药剂量;外用对日本大耳白兔眼结膜、耳廓均无明显刺激性。结论 CJO体外用药安全,体内用药有低毒性,宜低剂量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评价天竺桂叶精油(CJO)的抗氧化活性。方法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CJO,采用还原铁离子体系、二苯代苦肼自由基(DPPH.)体系、羟基自由基体系、抗脂质体过氧化体系等体外测定评价该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较高浓度的天竺桂叶精油表现出一定的还原力,其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半效应浓度分别为23.29,1.45mg/mL;15mg/mL浓度时对卵磷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率>50%。结论 CJO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天竺桂挥发油(CJO)的镇痛及抗癫痫作用。方法:天竺桂挥发油的镇痛药理实验采用扭体法、小鼠甩尾法等,抗癫痫作用采用最大电休克(MES)急性惊厥模型试验与戊四唑(PTZ)惊厥模型。结果:小剂量的天竺桂挥发油可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次数及甩尾次数,镇痛效果明显;CJO50 mg.kg-1剂量组可明显降低MES惊厥率、显著延长PTZ潜伏期,但随剂量增加,抗癫痫作用减弱。结论:小剂量天竺桂挥发油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与良好的抗癫痫作用。  相似文献   
8.
乌蕨总黄酮及水提液的药理试验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观察乌蕨有效部位总黄酮与乌蕨水提液的保肝、抗炎、止血作用,采用CCl4致中毒性小鼠肝损伤法、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小鼠断尾出血法,观察乌蕨总黄酮及其水提液对小鼠血清ALT活性、耳肿胀度及出血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乌蕨总黄酮可降低CCl4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的活性,减轻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其水提液能减轻二甲苯致小鼠的耳肿胀,缩短小鼠的出血时间,对小鼠血清ALT的活性无明显影响。说明乌蕨具有保肝、抗炎、止血作用,其水提液中具有消炎、止血的成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