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患者男,38岁,因车祸导致右髋部外伤后疼痛,功能障碍,排尿困难4d转入我院。体检:一般情况较好,心肺正常,右下腹能及一4cm×4cm包块,质硬,固定,右臀部及髋部广泛性青紫,大转子处有一2cm×4cm大小伤口,深达臀部,有分泌物,骨盆挤压试验、分离试验( ),右下肢缩短外旋畸形,四肢肌力感觉正常。X线片显示:右髂骨纵形骨折,髋臼骨折,髋臼底变浅,凸凹不平,右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游离位于右侧骨盆腔内,与髋臼底相连。诊断:①右髋关节中心性脱位并股骨颈骨折,②右大腿近端伤口感染。入院后行右下肢胫骨结节牵引,抗感染等治疗。2个月后伤口愈合,手术取出股…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腕舟状骨骨折患者空心钉近向远固定和远向近固定对预后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腕舟状骨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为空心钉近向远固定(观察组)和空心钉远向近固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对比两组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9±2.1)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1±3.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376,P=0.019),其中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舟状骨骨折患者空心钉近向远固定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和提高骨折愈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步延期内固定方法治疗高能量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03—2012—03收治高能量Pilon骨折31例,其中开放性骨折26例,闭合性骨折5例;Reudi—Allgower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人院后根据软组织损伤情况及开放和闭合性骨折分类,均行急诊手术,闭合伤口,开放性骨折组先行清创术,一期行腓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固定,胫骨骨折应用超关节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跟骨牵引;待肿胀消退、软组织条件恢复后,二期拆除外固定行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治疗。结果:31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2~24周,平均13周。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7~58个月,平均随访35个月。按Burwell Chamley Pilon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解剖复位22例、复位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90.32%。按Tornetta骨折临床疗效评价术后功能:优18例、良7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0.65%。术后无骨不连、骨髓炎、深部软组织感染病例,发生创伤性关节炎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结论:高能量Pilon骨折的分步延期治疗策略兼顾了软组织损伤及骨折碎裂重的特点,充分发挥了外固定及内固定两者各自的优势,较大地减少了手术并发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个较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研究使用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的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技术(PLIF)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4年1月期间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症患者42例,其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41~76岁,平均61.9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全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融合均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Cage)加自体骨粒植入。术后随访1~3年,平均1.7年。临床症状采用JOA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来评价,影像学表现评价指标包括滑脱率、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和植骨融合率。结果临床症状,术后6个月JOA评分、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影像学表现,滑脱率、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在术后6个月均获得明显的恢复,术前与术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随访42例病例均达骨性愈合,融合率为100%。结论经全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椎弓根钉系统复位内固定、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可以达到彻底椎管减压,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采用单枚Cage的PLIF技术能有效恢复和维持脊柱生理稳定性,可获得满意的影像学表现,融合率高,并发症风险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高粘稠度骨水泥PVP术和PKP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治疗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共102例,采用高粘稠度骨水泥PVP术47例(PVP组),高粘稠度骨水泥PKP术55例(PKP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水泥用量和渗漏率,治疗24 h及术后6个月后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高度、腰背部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椎体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PKP组患者中单个椎体骨水泥使用量显著高于PVP组(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3、6月的JOA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前、治疗后24 h、6个月的脊柱后凸Cobb's角、腰背部VAS评分、ODI评分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高粘度骨水泥PVP和PKP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PVP使用骨水泥量少于PKP,骨水泥渗漏率相当,均可显著改善疼痛及腰部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直径为1.5mm或2mm的超高分子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棒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5例。经肘后正中"S"形切口,游离并保护好尺神经,肱三头肌舌形切开,显露骨折端。切开复位后2~3枚可吸收棒交叉固定,术中C臂X线机透视,并检查稳定性是否良好,术后行长臂石膏托外固定3周,3周后拆石膏进行肘关节屈伸功能锻炼,每1~2周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本组35例得到全部随访,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4~28个月),术后X线片示无骨折再移位,骨折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无骨化性肌炎及继发性尺神经损伤,发生肘内翻畸形1例;按Flynn肘关节评定标准,本组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94.3%。结论 PDLLA可吸收棒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固定牢靠,效果理想,不影响骨骺发育,避免了再次手术取内固定。  相似文献   
7.
陈升浩  蔡平原  杨旭 《中国康复》2012,27(3):203-20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的疗效。方法: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2组均进行PKP术,对照组术后按常规治疗,于床上制动。观察组加用运动疗法及物理因子治疗等综合康复疗法。结果:治疗2周后,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PKP术后配合综合康复治疗,明显提高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初步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椎体支柱块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1月~2012年4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不稳症患者67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5例,年龄40~66岁,平均47.3岁.共80个间隙手术,均行后路椎间盘镜下减压结合椎体支柱块椎间隙自体骨植骨融合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日本腰椎JOA评分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 6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术中平均出血120ml,手术平均时间55分钟,平均住院时间7.9天.2例患者术后出现神经根激惹症状,1周后症状消退.所有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症状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椎间隙高度维持良好,置入后12个月,平均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为9.60%,手术优良率94.0%.结论 该方法可以替代传统的开窗减压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椎间隙高度丢失率低、复发率低等优点,取得了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距骨颈骨折的体会。方法:2008-08-2013-05,我院共收治距骨颈骨折26例,根据Hawkins分类法分类:Ⅰ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15例,Ⅲ型骨折7例,Ⅳ型骨折l例,其中Ⅰ型骨折行后路切开空心螺钉;Ⅱ、Ⅲ、Ⅳ型骨折急诊行前内侧入路切开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后短腿石膏托或保护支具固定8~12周,12周内保持不负重状态,拆石膏后视X线复查情况进行活动。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月~5年,平均2.5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判定,优9例,良12例,可4例,差l例,优良率为80.77%。结论:距骨颈骨折在急诊根据骨折分型采取前路或者后路切开、解剖复位、行空心加压螺钉有效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等方法治疗,可以减少缺血性坏死几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中期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年1月-2008年5月我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6例,男62例,女44例;年龄16-69岁,平均45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2年6个月;X线、CT或MRI示L4-5突出48例,L5-S1 40例,L4-5并L5-S1 13例,L3-4,L4-5及L5-S1 5例;突出型70例,脱出游离型36例。106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患者俯卧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