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用性骨质疏松发生与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骨的生物学特性骨的功能是承受活动期间骨组织的机械应变 ,骨骼具有适应这些功能需要的能力 ,称为 Wolff定律。Wolff定律强调功能活动产生确定的骨骼形态。骨的结构除了使骨的轴向破坏的危险性最小化 ,骨骼横切面形态力求使骨适应因弯曲而造成骨折的危险性最小化。骨骼适应其生物物理需要 ,人体的骨在身体不同部位有不同形状和结构特点 ,与骨在该部位的生物物理功能相适应。以股骨为例 ,股骨长度适合人运动中迈步的需要 ,股骨下端粗大将相同的应力分散以避免损伤松软的下端 ,股骨粗线和股骨上端的骨突起能适应肌肉、肌腱牵拉的需要 ,股…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总结近五年来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现状,祖国医学对该症病因病机的阐述、辨证分型、各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应用现代研究方法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蓝群  奚颖  何丽娜  朱振蓉 《中国康复》2006,21(5):342-343
失语症(aphasia)是原已习得的语言功能缺失的一种语言障碍综合征,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辩识、理解接收、组织运用或表达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能障碍。 1 失语症的语言表现 1.1 口语表达障碍 通过自发谈话、复述、命名等了解患者口语表达障碍情况。①发音障碍:由于言语失用发音错误多变,重症时仅可以发声,在中度时可见到随意说话和有意表达的分离现象,即刻意表达明显不如随便说出,模仿语言发音不如自发语言且发音错误常不一致,可有韵律失调和四声错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无痛运动疗法对女性骨质疏松症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的临床疗效。方法:①对象:选择2005-08/2007-03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住院或者门诊接受康复治疗的骨质疏松症伴脊柱压缩骨折的女性患者30例,年龄(66.43±7.20)岁。运用SPSS软件生成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②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钙剂、维生素D、密钙息和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实验组除了接受常规治疗,还接受运动训练。训练要求在无痛或微痛范围内完成,2次/d,每次10~30min,连续4周。在治疗前,治疗1周和4周后进行各指标评定。③评估指标:a:疼痛的目测类比量表评分:在10cm长的标尺上,让患者标出疼痛程度对应的刻度。0为无痛,10为最痛。b:仰卧位床边坐起的时间:让患者在治疗床上平卧,在无人辅助下独立床边坐起的时间。c:起立-3m行走-折返时间:让患者坐在椅子上,在无他人辅助情况下站起,行走3m距离后返回坐下的时间。结果:纳入患者3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治疗1,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的视觉类比量表评分、仰卧位床边坐起的时间、起立-3m行走-折返时间均低于治疗前(P<0.01,P<0.01,P<0.05)。治疗1,4周后,治疗组起立-3m行走-折返时间较治疗前减少的差值大于对照组(P=0.002,P=0.000);治疗组疼痛的视觉类比量表评分降低程度、仰卧位床边坐起的时间较治疗前降低的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仰卧位床边坐起时间、起立-3m行走-折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00,P=0.014)。结论:无痛范围的运动训练配合综合治疗可有效治疗女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疼痛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比较中脘、胃俞配伍和内关、公孙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将 5 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中脘、胃俞配伍和公孙、内关配伍 2组针刺 ,均采用捻转补法及小幅度震颤 1min ,每 5次为 1个疗程 ,连续 3个疗程 ;采用亚硝酸盐间接法测定治疗前后血浆NO水平。结果 :中脘、胃俞配伍组治疗前血浆NO水平为 (4 .3 2± 0 .1 3 ) μmol/L ;治疗结束时血浆NO水平为 (6.1 4± 0 .2 9) μmol/L ;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 ,P <0 .0 1。公孙、内关配伍组治疗前血浆NO水平为 (4 .3 5± 0 .1 8) μmol/L ;治疗结束时血浆NO水平为 (6.0 2± 0 .1 1 ) μmol/L ,治疗前后统计学比较 ,P <0 .0 1。 2组之间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中脘、胃俞俞募配伍法及公孙、内关配伍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获效可能与NO变化有关 ,但 2种不同配伍方案之间对疗效和NO变化的影响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前循证医学方法学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指导、制定临床各科疾病的治疗方案,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适用性,以及为政府部门制定卫生政策、新药的研究、开发评价提供证据,并已形成了许多相关学科。介绍循证医学对临床医疗、中医药发展和药学研究的影响及其临床指导作用,提倡在临床医疗实践中,充分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与方法,为临床、科研、卫生决策、医学教育提供最佳证据,并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关于颈椎病疗效评定,目前尚缺乏客观标准,为了量化评定治疗前后颈椎功能改善状况,我们制定了“颈椎病颈椎功能评定表”,于2000年开始在临床试用,在临床应用中进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制定了新的评分表。该表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由临床症状、临床检查、日常生活动作、自我满意程度四大项目组成,可根据治疗前后评分,计算改善指数和/或改善率;第二部分为VAPS评定;第三部分为影像学资料,包括X线片、CT、MRI。我们认为该表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为临床治疗和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循证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对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结果:37篇中文文献共3 697名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表明穴位刺激疗法对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RR为1.38,95%CI(1.28,1.49),Z=8.38,P<0.01];治愈率也优于对照组[RR为2.56,95%CI(2.15,3.04),Z=10.70,P<0.01].结论:穴位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优于对照组.但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观点·药物治疗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治疗,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治疗至少应跟进到受累关节强直和疼痛完全消失。除全身性药物治疗外,还应考虑到受累关节的局部药物治疗。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物、糖皮质激素、中药治疗犤1-3犦。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具有同等的重要性犤4-5犦。MauW等指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日常生活方式中应当有每日进行的运动疗法和接受其他适当的物理治疗方法犤6犦。KraagG等对5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接受物理康复治疗(PT)和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骨痛宁擦剂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的影响,为骨痛宁擦剂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应用方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1—01/2003—12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中心就诊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将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给予常规补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骨痛宁擦剂.对照组给予骨友宁擦剂,用法同骨痛宁。以骨密度作为疗效判定标准,在治疗前租治疗后3个月行骨密度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经干预后腰椎骨密度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lt;0.05~0.01)。两组治疗前骨密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实验组治疗后骨密度[L2(0.743&;#177;0.093)、L3(0.776&;#177;0.934),L4(0.783&;#177;0.098)g/cm^2]与对照组治疗后[L2(0.683&;#177;0.093),L1(0.716&;#177;0.933),L4(0.723&;#177;0.098)g/cm^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50,2.49,2.36,P&;lt;0.05)。结论:骨痛宁擦剂能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降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