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应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手术72例(弧行切割吻合器42例.直线型吻合器30例),分析手术操作方法及并发症。结果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直线吻合器手术(6.66%.2/30)高于凯途弧行切割吻合器手术(0/42),其他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表明应用凯途弧行切割吻合器可使盆腔深处的吻合更为简便可行,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肠腔内脱落的肿瘤细胞种植盆腔的机会,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吻合口漏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直肠癌双吻合器保肛术后预防吻合口漏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期间在我院行Dixon术的358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术后出现吻合口漏30例(8.4%),多发生在术后5~10 d,均经非手术综合性措施治疗后漏口愈合,愈合时间14~60 d,中位时间37 d.结论 术前一般状况调整、术中严密操作、正确的引流管放置与灌洗引流、营养支持等综合性措施对低位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漏的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分析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诊治特点,以期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选取自2010年8月-2012年7月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110例,收集整理其临床资料,并进行有关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结果经过汇总分析该110例患者临床资料发现,绝大多数患者的恶性肿瘤位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与泌尿生殖系统,并集中于胃部、肺部以及肝脏和胰腺。所有患者均合并肺栓塞,其中81例出现在围手术期,29例出现在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低动脉氧分压症状。采取溶栓疗法后,临床有效率达82.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肺栓塞的出现,是导致患者治疗无效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对合并肺栓塞高危人群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进而降低肺栓塞发生率,以此提高恶性肿瘤患者远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D24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特征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24基因在42例肝癌组织、相应42例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RT-PCR显示,CD24 mRNA阳性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P=0.019)及有否肝内转移有关(P=0.031),与肝细胞癌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是否有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P>0.05);Elivision法显示,CD24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P=0.025)、有无肝内转移密切相关(P=0.008), 而与患者性别、HBsAg状态、术前AFP水平、肿瘤是否有包膜、肿瘤大小、癌肿数目无关(P>0.05).HCC组织中CD24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结论: HCC组织中CD24基因表达能促进HCC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可作为判断HCC恶性程度、评价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弧形切割吻合器(凯途)在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5例患者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的临床资料。结果125例患者均使用双吻合器行一期吻合。术后出现肠瘘6例(4.8%),里急后重65例;日排便次数为5—10次40例,10次以上10例。3个月后排便和排尿功能恢复接近正常。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进行保肛手术安全可靠,操作简便,对患者术后排便、排尿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肝结核8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肝结核诊治经验。方法:1998年5月~2003年11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8例肝结核患者,回顾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结果:2例术前确诊为肝结核行内科治疗;6例疑是原发性肝癌,剖腹探查,术中病理示肝结核。8例均痊愈。结论:肝结核缺乏特异性表现。对疑似原发性肝癌的Ⅱ型患者,术中病理确诊后行相应肝叶切除,结合术后抗结核治疗,均能获得治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