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方法,将105例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3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并加服中药血脂康1.2g/d,共12周,其中正常血脂(NBL)26例;高血脂(HL)27例;对照组52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其中NBL25例,HL27例;同时设健康对照组40名;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同时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前ACS患者FMD值和血清NO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ET-1、CRP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CRP、NO及FMD与血脂LDL-C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治疗12周后,治疗组FMD值和血清NO水平均有明显上升,ET-1、CRP水平显著降低。而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血清TC、、TG、LDL-C水平治疗组均显著下降,HDL—C治疗组HL患者明显上升,NBL患者虽有升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早期应用中药血脂康治疗正常血脂和高血脂的ACS患者,均可改善内皮功能、拮抗炎症反应,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氧化氮,内皮素在冠心病发病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喻艳林  葛宗成 《天津医药》1998,26(11):677-678
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80年代以来,人们对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重视。本文测定冠心病患者血NO、ET水平并与健康人比较,探讨NO和ET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冠心病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范围42~82(59.50±12.25)岁,均符合WHO1979年制定的诊断标准。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7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另9例无心绞痛发作,其中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浓度变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血清一氧化氮(NO)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2例冠心病患者测定血清NO,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冠心病患者NO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且在冠心病组中心绞痛发作与否,是否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血清NO浓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NO在冠心病的发病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并受患者的其它病理状态影响。  相似文献   
4.
氯乙酸胺是一种剧毒、高效的杀虫、灭鼠药。1990~1998年,我们共收治97冽氯乙酸胶急性中毒患者,其中重度中毒47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19例,女28例;年龄17~67岁。服毒量为15~1750mg,其中空腹服毒31例,餐后服毒16例。服毒至就诊时间<3小时34例,>3小时13例。1.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频发阵发性强直性抽搐、呕吐、昏迷;其中呼吸不规则22例;所有患者心电图均伴有ST段压低>0.05mV,塞住心动过速40例,7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超过LownⅡ级以上;心肌酶话超过正常2信者25例。1.3诊断和分型患者或家属提供…  相似文献   
5.
在麻疹疫苗应用前,麻疹几乎只见于儿童,患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我国自1965年开始广泛应用麻疹疫苗后,儿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成人的发病率却逐渐上升,以散发为主,大的流行基本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6.
测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心绞痛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意义喻艳林葛宗成汪佑霞作者单位:241004芜湖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急诊科喻艳林女40岁副主任医师测定25例冠心病不同类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探讨NO和SOD在心绞...  相似文献   
7.
单硝基硝酸酯对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单硝基硝酸酯 (鲁南欣康 )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 - 1)和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影响 ,并评价其对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价值 ,本文对 18例肺心病患者采用鲁南欣康治疗 ,并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象 肺心病组 :经病史、体检及有关辅助检查而确诊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 35例 ,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 41~75岁 ,平均年龄 6 4岁。随机分为两组 ,A组 :17例 ,接受常规治疗 (包括抗感染和氧疗等 ) ;B组 :18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鲁南欣康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 ,口服剂量为 2 0mg ,每日两次 ,…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慢性重症肝炎患者进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探讨MELD评分系统在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应用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519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生化、凝血常规等资料进行MELD评分,评估慢性重症肝炎的严重程度并观察患者预后。结果慢性重症肝炎死亡组MELD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大于40分者3个月死亡率为81%。MELD分值与患者病程进展情况呈正相关。结论慢性重症肝炎患者MELD评分分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MELD评分系统在皖南地区是适用的,可引入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后,交感神经兴奋,迷走神经相对受抑制,可促发室性心律失常,而迷走神经可使心脏电生理稳定[1]。反应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压力反射敏感性能提示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2]。心肌梗死经过一段时间后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有所改变,我们观察了不同阶段心肌梗死病人的BRS和临床的关系来估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的预后。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1995年1月~1998年9月的住院或门诊AMI以及陈旧性心梗患者。前者25例,年龄42~71岁;后者27例,45~70岁。AMI的诊断标准按WHO…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我国发现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为HGA的防治积累临床经验.方法 对2006年11月发生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的10例HGA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诊治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HGA患者中,除首例发病前有蜱叮咬史外,余9例均有与首发病例密切接触史.潜伏期为6~13 d.除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外,多数患者有相对缓脉、表情淡漠及多脏器功能损伤.实验室检查显示,WBC和PLT减少,部分患者出现异型淋巴细胞、蛋白尿、管形尿以及ALT、AST、心肌酶谱升高和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1例患者末梢血HGA包涵体检测阳性.血清学检测结果符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的HGA诊断标准.首发病例死亡,第2代9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治疗延迟、年龄大、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病情加重.结论 要重视HGA在我国的流行.诊断须重视流行病学资料,HGA传播途径多样,须严密隔离,防止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