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06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患者女,60岁,两个月来无明显诱因左膝关节肿痛,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后症状可有缓解,近两天疼痛症状明显加重并功能受限而入院治疗。查体:左膝关节肿胀,呈屈曲畸形,关节绞锁,活动受限,外侧关节间隙压痛明显。CR表现:左膝关节外侧间隙内见一平行于关节面,不均匀细条状高密度影,内端止于胫骨髁间棘,边缘清晰,无其他肌腱钙化;CT表现:左膝外侧半月板呈不连续环状、蛋壳状钙化,右膝外侧半月板呈细线状、浅弧状钙化(图1),未见其它肌腱韧带钙化,关节未见积液表现,影像学诊断:双膝外侧半月板钙化。手术病理诊断:半月板钙化。讨论半月板属纤维软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治疗高龄(≥80岁)股骨颈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2月-2011年6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的47例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对其随访12~60个月,平均(37.2±7.4)个月,对置换术前后的X射线结果及随访中髋关节Harris评分作评估。结果:47例患者中,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9例,平均96.2分;良24例,平均85.4分;中4例,平均74.7分,优良率达91.5%。X射线结果提示随访期间假体无松动或下沉。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高龄患者手术时间短,疗效佳,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骨关节炎不同的治疗方法并且比较相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8月收治的105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105例患者中物理治疗37例,治疗优良率48.64%;药物治疗42例,优良率80.95%;手术治疗26例,优良率96.15%。结论: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好于物理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跟骨骨折临床上多见,自2006年7月~2009年8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必要时行自体骨或人工骨移植治疗涉及关节移位的跟骨骨折32例,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7例,女5例;年龄19~55岁。全部为高处坠落伤。  相似文献   
5.
感染致骨化性肌炎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报告患者,男,14岁。右肘关节肿痛10余日。查体:右肘关节轻度肿胀,右桡骨小头下方压痛( ),肘关节伸屈及手部活动正常,右前臂旋转轻度受限。摄X线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行三角巾悬吊固定2周后,右肘关节疼痛加重。查体:体温正常,右肘关节红肿明显,局部可触及一硬块约3cm×4cm,  相似文献   
6.
自1993年12月至1995年6月,我科采用手法复位简易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17例,经一年半以上随访,膝关节和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折完全愈合平均12周,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30例获8~18个月的随访,其中27例一期愈合。依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7例,良2例,差1例(锁钉断裂致固定失败),优良率96.7%。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固定牢固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法联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全部患者采用PFNA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实验室指标(D-二聚体、ESR、CRP)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对比2组的骨折愈合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VAS评分、D-二聚体、ESR、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D-二聚体、ESR、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Harri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法联合PFNA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疗效确切,能加快功能恢复,改善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5年9月-2016年9月,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42例OVCF患者,建立工作通道后,采用扩张矫形器在伤椎内形成空腔,置入骨填充网袋,并于网袋内注入适量的骨水泥,利用网袋的自然膨胀作用逐渐撑起伤椎,达到矫正复位目的。结果 4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3-71 min,平均62.5 min;仅2例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4.76%)。术后随访14-27个月,平均19.3个月。与术前相比,术后VAS评分显著下降,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和后凸Cobb角亦得到显著矫正,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伤椎塌陷现象。结论采用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创伤小,止痛效果好,伤椎矫正效果满意,且显著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手术安全性高,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弹性髓内钉和经皮加压微创锁定钢板法在儿童胫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胫骨骨折诊断标准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弹性髓内钉组治疗,经皮加压微创锁定钢板组治疗,利用在治疗后的Johner-Wruhs功能评价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儿童胫骨骨折治疗效果,评估弹性髓内钉和经皮加压微创锁定钢板法对儿童胫骨骨折治疗的效果。结果 Johner-Wruhs评分统计,髓内钉组、锁定钢板组优良率依次为90.63%,93.55%,愈合率可达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8);并发症发生率依次为9.38%,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3)。结论两组均可取得较好疗效,要明确各治疗方法优缺点,从中选择合理的手段,以提高儿童胫骨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