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9 毫秒
1
1.
目的优化丹参酮Ⅱ_A提取工艺。方法以丹参中丹参酮ⅡA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先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再通过R语言结合BP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对正交试验数据进行目标寻优。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液料比8∶1,提取时间2 h,提取次数3次,提取率3.13 mg/g,与网络预测值接近。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口服地黄水提液后其主要成分梓醇在体内的代谢变化,初步探讨梓醇在体内的可能代谢途径和变化规律。方法 SD大鼠灌胃给予地黄水提液,分别给药后在不同时间点取血浆,采用HPLC-MS检测血浆中梓醇及其代谢物的变化。结果大鼠口服地黄煎液后,梓醇在大鼠体内主要有1个异构体和5个代谢转化产物:异构体、甲基化物、羟基化物、糖基化物、脱氧羟基化物和脱氧羟基化甲基化物。且梓醇及其代谢物均在给药后45 min达到最高值,随后呈下降趋势。结论地黄梓醇在体内可能代谢途径分析研究,可为地黄及含有梓醇的药物的体内外代谢分析和进一步与药效结合、作用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戚咏  范红晶  蒋晶鑫 《护理研究》2006,20(14):1267-1268
胰岛素瘤是胰岛B细胞肿瘤。国外报道发病率为4/100万[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误诊。为了认识本病的特点,提高护理水平,将1998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116例病人的典型表现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6例中,男67例,女49例,年龄16岁~69岁,病程1周至10年。78例伴有低血糖交感神经症状,23例被误诊为癫痫,10例被误诊为精神病。实验室检查:空腹血糖1.25 mmol/L~5.22mmol/L;42例葡萄糖耐量试验呈低平面曲线;64例病人血清胰岛素28.8μU/mL~39.4μU/mL。B超检查:阳性率35.4%;CT及加强CT检查103例,阳性率40.7%;44例行MRI检查,28例发现肿瘤…  相似文献   
4.
基于R语言的多目标优化甘草提取物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同时提取甘草中皂苷和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氨浓度(A)、乙醇浓度(B)、回流时间(C)、液料比(D)为自变量,选用响应面法中的中心组合设计(CCD)进行4因素5水平试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以甘草中皂苷和总黄酮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检测波长分别为252 nm和510 nm。运用R语言环境下的熵权法对上述2指标进行权重赋值,建立3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不同隐层神经元(size)的个数进行模型的测试训练,最后采用R语言的实数编码程序,建立并优化遗传算法数学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目标寻优,最终得到最佳提取工艺。结果皂苷和总黄酮分别在质量浓度0.008~0.056 g/L和0.024~0.080 g/L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符合测定要求。选取隐层神经元个数为5的神经网络模型,优化遗传算法的各项参数后对甘草中皂苷和总黄酮进行提取工艺的目标优化,最终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氨浓度0.62%,乙醇浓度64%,回流时间1.8 h,液固比12∶1。模型综合评价预测值为191.65,而按照上述最佳提取条件试验所得的平均综合评价值为188.90,两者相对误差为1.43%,证明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具有较好的预测性。结论建立的数学模型寻求同时提取甘草皂苷和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是科学可行的,为实现中药化学成分乃至药效物质基础多目标寻优提供了新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探讨原儿茶醛以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单用与合用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相关性研究。该实验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尾静脉注射液原儿茶醛(20 mg·kg~(-1))及羟基红花黄色素A(12 mg·kg~(-1)),采用HPLC-DAD测定不同时间内原儿茶醛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血药浓度,并绘制药-时曲线;同时测定各时间点血浆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浆a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绘制时间-效应曲线;采用DAS 3.2.6软件处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比较分析单用及合用后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模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以及药效学指标的变化,评价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的影响作用。结果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单用及合用后,均符合三房室模型,模型组血浆中PAF及GMP-140明显升高,给予药物后在一定时间内降低PAF及GMP-140在体内的含量。原儿茶醛与羟基红花黄色素A抗药效指标的作用可能与其在体内的水平高低有关,并且其血药浓度与血浆中PAF及GMP-140的含量呈正相关。在高脂血症大鼠体内原儿茶醛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一定的互为影响作用,并且合用后药效学指标更好,同时也反映了原儿茶醛、羟基红花黄色素A合用在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中β-谷甾醇的含量差异。方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建立,优选测定波长、显色试剂用量、显色时间及显色温度,建立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半夏3种不同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确定了β-谷甾醇显色的条件为检测波长为420 nm,加浓H_2SO_41.0 mL,并于50℃水浴显色4 min,建立β-谷甾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010 1x+0.026 1,R~2=0.999 3,β-谷甾醇在10~7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3种半夏炮制品中β-谷甾醇的含量分别为1.780、1.172、0.844 mg/g。结论:半夏3种炮制品中β-谷甾醇含量清半夏最高,法半夏其次,姜半夏最低。结果可为半夏炮制品的深入研究,尤其是临床上选用半夏组方提供了较好的实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