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邻指半环形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环形岛状皮瓣是以邻指一侧血管束为蒂的轴型皮瓣,根据血流方向可分顺行和逆行两种方式,可用于多种类型的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已应用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具有皮瓣切取面积大,手术操作简便,适用范围广等特点。文内就手术方法、优缺点、注意项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眼睑皮肤松弛症影响患者的面容美观,笔者自1995年至2000年采用悬吊复位泪腺和切除部分泪腺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和胃接骨胶囊对实验性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影响,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麝香接骨丹组、和胃接骨胶囊组。徒手造成大鼠下肢胫腓骨标准骨折模型,造模成功后分别于1、2、4、6周每组断颈法处死5只大鼠,取骨痂组织制成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进行染色,并用图像分析系统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各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骨形态发生蛋白-2表达的高峰都出现在骨折后第2周,但和胃接骨胶囊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阳性产物含量优于同期其他两组(P〈0.05)。表明和胃接骨胶囊能诱导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合成,可能是其促进骨折愈合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7年6月至1998年7月共处理重睑术后并发症患者68例,现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10月以来,作者采用宋氏[1,2]改良缝线法,对上睑瘢痕无睑外翻者行重睑术,临床应用23例,经1~6个月的随访,疗效满意,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杭州市整形医院图1改良缝线法重睑术示意图图2改良缝线法重睑术前图3改良缝线法重睑术后本组23例,...  相似文献   
6.
TGF-β是目前已知的最强烈的纤维化促进因子,与创伤后瘢痕增生关系十分密切[1],TGF-β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产生信号,通过SMAD信号传导蛋白将信号由胞质传导到细胞核内,作用于相应的靶基因产生作用,刺激血管生成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促进成纤维细胞合成胶原等细胞外基质(ECM)成份,同时它还能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减少ECM的降解,导致其过度沉积.此外,TGF-β还介导其他细胞因子的致纤维化作用[1-3].从理论上来讲,任何能阻碍TGF-β-SMAD信号传导的方法均能抑制瘢痕的形成.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图抑制TGF-β的促细胞分裂作用,阻断其与受体结合,调控SMAD蛋白的信号传导,以达到从根本上预防瘢痕增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改良上睑提肌缩短术治疗上睑下垂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为轻度上睑下垂的治疗提供更为简单有效更符合生理要求的方法。方法:采用上睑提肌折叠缩短前移的改良新术式治疗轻度上睑下垂。结果:1996年以来共治疗63例,随访3-6个月,效果好,创伤小。结论:该法适用于轻度上睑下垂、上睑提肌肌力中等以上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颞浅血管蒂耳后岛状皮瓣在颜面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颞浅血管蒂耳后岛状皮瓣在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由于供瓣区隐蔽,颜面部不遗留新的瘢痕或畸形,皮瓣质地柔软,厚薄适宜,血管蒂长,血供可靠,被认为是修复颜面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我们于1988年10月开始应用此种皮瓣重建眼窝及鼻翼、鼻尖缺损等18例,除2例发生小面积皮瓣坏死外,其余均获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们采用吻合血管、神经的足底内侧游离皮瓣、肌皮瓣移植修复足跟软组织缺损8例,皮瓣全部成活。4~6周后负重行走,经6~24个月随访,移植皮瓣无1例出现溃疡,感觉恢复良好,两点分辨觉达2.0~3.0cm。我们强调了神经吻合的重要性,认为皮瓣的感觉恢复是防止溃疡发生、取得远期良好效果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睑局部解剖在眼袋成形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我们从1996年1月至1999年8月,对296例眼袋患进行眼袋整复术,根据不同患其下睑局部解剖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患对术后效果均感到满意。结论:眼袋整复手术的效果与下睑局部组织变化有着密切的关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