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伟强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363-136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各地农村正在广泛推行的一项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经过最近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各级政府对该项制度设计的期望值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该项制度的推广和发展,因此提出和采取积极的措施,建立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局部应用CDNF对大鼠脊髓的修复作用。方法 Wista雌性大鼠4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15只)、单纯脊髓损伤组(A组,15只)及脊髓损伤+CDNF组(B组,15只),于大鼠T9-10节段用脊髓半横断法制作脊髓损伤模型,A组于脊髓损伤处施加生理盐水,B组于脊髓损伤处施加CDNF。术后应用行为学评分(BBB评分)、组织形态学观察损伤脊髓的修复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各组之间GFAP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 BBB评分,B组显著高于A组,但与假手术组相比较,仍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B组与A组相比较,脊髓损伤后GFAP表达降低。结论 CDNF可抑制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瘢痕形成,从而有利于突触连接重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范伟强 《浙江临床医学》2018,(12):2008-2009
目的 微创拔牙法与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齿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选择口腔门诊180例下颌阻生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齿,对照组采用凿骨劈冠法拔除下颌阻生齿,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术后反应和并发症并进行对比评估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断根少,术后出血、疼痛、肿胀,张口受限,颞下颌关节疼痛,干槽症的反应轻,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微创拔牙法拔除下颌阻生齿,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可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与双孔LC在胆囊动脉变异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62例行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单孔组29例和双孔组33例。运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疼痛评分以(±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胆囊动脉变异患者多起源于肝右动脉(40.3%,25/62)及变异肝右动脉(29.0%,18/62),走行多从胆囊颈/胆囊体左侧进入胆囊(37.1%,23/62)和胆囊两侧分别进入胆囊(48.4%,30/62)。经脐单孔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6 h疼痛程度、止痛药使用率及切口满意度均优于双孔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期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动脉变异患者行经脐单孔LC和双孔LC术中均安全可行,经脐单孔LC术中创伤更小,术后患者更易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朱东勋"颈七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朱东勋"颈七针"疗法,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疗法,两组均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10次。观察治疗前后简版Mc Gill疼痛问卷-2(SF-MPQ-2)及症状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2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朱东勋"颈七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常规颈椎牵引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比较持续静脉泵入吗啡与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疼痛评分>4的中重度癌痛患者,进行疼痛滴定后随机分为吗啡组(持续静脉泵入吗啡)与芬太尼组(芬太尼透皮贴)。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疗效、镇痛维持时间、爆发痛发作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吗啡组和芬太尼组的NRS评分分别为(1.9±0.8)分和(2.2±1.0)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组患者每天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为(22.7±0.4)小时,爆发痛每天发作(1.0±0.3)次;芬太尼组每天平均镇痛维持时间为(20.14±1.2)小时,爆发痛每天发作(1.5±0.6)次,两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便秘多见,经对症处理后均可耐受。两组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持续静脉泵入吗啡及芬太尼透皮贴治疗中重度癌痛均可明显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镇痛效果及安全性相当。  相似文献   
7.
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对四氯化碳(CCl4)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CCl4损伤组、HSYA保护组(2、4、8、16?mg/kg组),每组各10只。CCl4腹腔注射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肝组织匀浆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含量及肝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CCl4损伤组比较,HSYA保护组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血清ALT、AST活性明显降低(P<0.05); 肝组织匀浆中GSH、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MDA、TNF α含量明显降低(P<0.05);CYP2E1蛋白表达量增加。综合各指标表明,以8?mg/kg保护组效果最佳。结论HSYA对CCl4急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清除自由基,降低TNF 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辅以外支架引流对胰漏的预防价值.方法 62例PD患者随机分为 支架组(n=32)及对照组(n=30),支架组在PD术后给予胰管支架外引流,对照组给予胰管支撑管外引流.对 比两组患者PD术后胰漏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 支架组胰漏发生率(3.1% )显著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 架组住院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但两组住院总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PD术后胰管支架外引流较支撑管外引流更有利于减少胰漏的发生率,并且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