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是脓毒症常见而易被忽视的并发症,严重影响疾病预后。笔者总结了现代医学对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继发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诊治进展及中医学的相关认识,提出运用温补肾阳法可能通过提高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的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而改善疾病预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异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探讨其血压变异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有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80例EH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A组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B组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均服用3个月后观察2组患者血压变异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评价其血压变异率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A组血压变异率低于B组(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降低,而B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无明显变化;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变异率的影响和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呈正相关。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很好地控制EH患者血压变异率,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且其变异率的改变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改变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方法将有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的80例EH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分别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3个月,然后比较2组药物对血压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都能有效降压(P均<0.05),但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方面,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P<0.05),而硝苯地平缓释片无此效果。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均能有效降压,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因其用量更少,依从性更好,价廉,兼其能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改善颈动脉硬化,是一种理想的降压药。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中医证素并探讨其中医病机。方法:收集我院接诊的52例诊断为胆心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四诊收集,统计分析并探讨其病机。结果:胆心综合征患者中医证素出现频率高低分别为:心系、胆系、气滞、湿热、淤血、胃系、痰饮、热证、寒闭证、肝系、阳虚、气虚。胆心综合征表现最多见的症状依次为:胸痛、胸闷、心悸、恶心、腹痛、黄疸、恶寒肢冷、发热、大汗、右肩背部放射痛、皮肤瘙瘁等。在胆心综合征患者中,出现最多的舌象依次为:暗舌、齿印舌、黄腻苔、胖大舌、淡白舌、白腻苔、青舌、薄黄苔、薄白苔、少苔:出现最多的脉象依次为:弦脉、沉脉、紧脉、迟脉、实脉、数脉、滑脉、浮脉、虚脉:浮脉与沉脉、数脉与迟脉、实脉与虚脉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四诊合参,胆心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病机是胆府闭塞、气机郁滞、痰热扰心、心脉闭阻。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调肠方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伴胃肠功能障碍(GID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和胃肠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2例GID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予常规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对照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予调肠方治疗。两组均连续观察7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GIDS)。检查两组治疗前后胃液PH值、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二胺氧化酶(DAO)的含量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ODS、CPIS、GI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hs-CRP、PCT、TNF-α、IL-6、GAS、DAO含量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液pH值与MTL血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肠方能够辅助治疗重症肺炎伴GIDF患者,其不仅能改善患者胃肠道症状,还能抑制炎症因子分泌,调节胃肠激素及酸碱环境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