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为了探讨相同亲缘关系中药的性、效、用相关性,阐释中药药性与效用的科学内涵,促进中药理论的学术发展,为同属中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该文对古今本草著作进行文献研究,探讨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及益智等4味山姜属中药在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方面的相关性。结果显示,4味山姜属中药药性方面的共性是性味辛温(热)、主归脾经和胃经;功效方面的共性是都具有温暖脾胃、止呕止泻、散寒止痛等功效;应用方面的共性是其主治都是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消化不良等症。说明植物亲缘关系与药性、效用有密切关系。利用植物亲缘关系探讨中药理论、物质基础、药理效用、临床应用的内在关系与规律,不失为中药发掘、整理、研究的有效途径;藉此阐释它们的科学内涵,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OR、IL-8、SOD、MDA、GAS、MTL、SS、TXB2含量的影响,探讨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药效与作用机制的相关性。方法:以大鼠复制胃溃疡寒证模型,设置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附子理中丸组、大高良姜乙酯乙酯部位高剂量组、大高良姜乙酯乙酯部位低剂量组、红豆蒄乙酯乙酯部位高剂量组、红豆蒄乙酯乙酯部位低剂量组,每组10只。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COR、IL-8、SOD、MDA、GAS、MTL、SS、TXB2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COR、IL-8、MDA、GAS、MTL、TXB2含量显著升高,SOD、SS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血清COR、IL-8、MDA、GAS、MTL含量降低(P0.05或P0.01),SS含量升高(P0.05或P0.01);除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各给药组SOD活性均升高(P0.01);除红豆蔻各组外,各给药组血清TXB2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比较,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COR、GAS含量降低,TXB2含量升高(P0.01);与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比较,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低剂量组COR、GAS含量降低,SOD、TXB2含量升高(P0.05或P0.01)。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具有治疗胃溃疡寒证的作用,其作用机制相似,均与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氧自由基反应、抑制胃肠运动、减少胃酸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醋酸灌胃型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探讨同属中药温热药性的相关性及其本质。方法:采用灌服4℃冰知母水提液和浓度为15%的冰醋酸建立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咪替丁组、附子理中丸组、各受试药物乙醇部位高、低剂量组,共14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中药的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胃组织AC,PDE,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结果: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均能显著升高胃溃疡寒证大鼠胃组织中AC含量(P0.05或P0.01),降低PDE含量(P0.05或P0.01),升高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P0.05或P0.01)。结论:通过"性效关联"规律,利用"病证结合"模型验证了山姜属5味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都是通过升高胃组织细胞内AC与cAMP含量、降低PDE含量、调节cAMP/cGMP稳定而呈现温热性能,说明同属中药具有相似的药性,可能是由于具有亲缘关系的同属中药有相同的药效部位或相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高良姜、大高良姜、草豆蔻、红豆蔻、益智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对醋酸灌胃型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AMP、cGMP及cAMP/cGMP的影响,以及其胃组织病理变化。探讨同属中药温热药性和温中散寒功效的相关性。方法 :以4℃冰知母水提液、15%冰醋酸水溶液复制大鼠胃溃疡寒证模型,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西咪替丁组,附子理中丸组,各受试药物乙醇部位高、低剂量组。观察各组中药乙醇提取物对大鼠血清cAMP、cG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的影响,胃组织的病理切片的变化以及胃黏膜损伤情况。结果 :5味山姜属中药乙醇提取物均能显著升高胃溃疡寒证大鼠血清cAMP含量及cAMP/cGMP比值(P0.05或P0.01)。光镜下观察胃组织病理变化,各给药组被覆黏膜形态呈现较大的差异;且高良姜等各给药高剂量组的炎细胞浸润、黏膜充血情况均显著地降低(P0.01或者P0.05),说明5味中药乙醇提取物均不同程度的改善胃溃疡寒证症状。结论 :通过"性效关联"规律,利用"病证结合"模型验证了山姜属5味中药的温热药性和温中散寒功效。说明山姜属5味中药性效相关性,可能是同属中药具有相同的药效部位或相似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总黄酮含量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结合DPPH·自由基体系、ABTS+·自由基体系、O_2~-·自由基体系,比较研究了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含有总黄酮成分,且均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活性大小顺序为:160μg·mL~(-1)120μg·mL~(-1)100μg·mL~(-1)80μg·mL~(-1)40μg·mL~(-1)10μg·mL~(-1)5μg·m~(-1)。结论:大高良姜、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均含有总黄酮类成分且均有抗氧化活性。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低于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且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清除ABTS+·及O_2~-·自由基的能力强于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同时还发现其抗氧化活性的大小均与其质量浓度有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大高良姜、红豆蔻、高良姜、益智、草豆蔻5味山姜属中药正丁醇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探讨同亲缘关系中药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方法:以8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大高良姜、红豆蔻、高良姜、益智、草豆蔻进行加热回流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萃取,萃取液浓缩成浸膏,得到正丁醇部位,用甲醇配制成50 mg/mL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精密度、稳定性和重现性均较好的5味山姜属中药正丁醇部位HPLC指纹图谱,确定6个共有峰;其中高良姜、大高良姜含有11个共有峰,高良姜和草豆蔻含有12个共有峰,大高良姜和红豆蔻含有14个共有峰,红豆蔻、高良姜、益智和草豆蔻含有9个共有峰。大高良姜、红豆蔻、高良姜、益智、草豆蔻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相似度分别为0.344、0.756、0.484、0.596、0.680。结论:5味山姜属中药正丁醇部位含有共性成分较多,且含有较多极性相近的成分,红豆蔻、益智、草豆蔻正丁醇部位相似性较大,大高良姜、高良姜相似性较小。说明同亲缘关系中药化学成分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