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目的:对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接受治疗的74例中风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便秘症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选穴法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合募配穴法进行针灸治疗,之后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临床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便秘症状临床评分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便秘患者采取合募配穴法针灸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便秘症状,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广大医生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神经干刺激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92例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神经干刺激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穴位针刺方法,7d为1疗程,2个疗程后分别运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评定治疗前后肢体运动功能、BI指数评定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程度,并对2组临床疗效、上下肢肌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3% (36/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7% (27/46) (P<0.05),上肢、下肢Ⅰ~Ⅱ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Ⅲ~Ⅳ级、Ⅴ~Ⅵ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ugl-M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神经干刺激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软瘫期肢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目的:探讨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脑干梗死恢复期眼睑下垂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眼周针刺结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方法,对照组仅予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7天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周针刺结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干梗死后眼睑下垂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秦氏头皮针治疗中风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中风后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秦氏头皮针治疗,疗效评价使用卫生部颁布眩晕指标原则标准拟定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来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P0.05),患者治疗中未出现副作用。结论秦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后眩晕疗效明确,且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明确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5天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膀胱功能积分及残余尿量,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减少,且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岭南飞针疗法之腹针治疗卒中后尿潴留可显著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膀胱残余尿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