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为保证躁动病人及全麻术后病人的安全,保证静脉输液的顺利进行,常使用肢体固定带,以往习惯使用捆绑式固定带,易损伤躁动病员的肢体,影响血液循环,使输液不能顺利进行。为此,自制了可调式肢体固定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昕神经瘤手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促进术后康复。方法:对17例听神经瘤术后患者临床观察,护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例患者治愈,6例好转出院。结论:加强听神经瘤手术后的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做好呼吸道及饮食护理,有效的康复训练等,有利于听神经瘤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研究探讨心理干预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8例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进行入院宣教,在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均进行心理干预。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drugreactions,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方法:对602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综合分析。结果:602例ADR报告中,男307例(51.0%),女295例(49.0%);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引起的ADR最多,分别为20.8%和20.0%;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83.4%;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为347例,57.6%。结论:应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用药知识的宣传和培训,避免或减少ADR发生,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5.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是由于脑动脉局部血管异常改变产生的颅内血管瘤样突起。传统有治疗方式为开颅手术。近年来,介入神经放射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大大降低了开颅手术的风险。然而,提高介入栓塞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合并症,护理至关重要,护士积极的配合医生,科学的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可使其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神经外科病房健康教育的内涵质量,真正使病人及家属达到“知、信、行”的教育目的,通过2年多的临床实践,针对神经外科病人的专科特点初步探索总结了适应神经外科病人特点的四种健康教育形势,通过实施,收到了满意的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期胃肠营养支持用于神经外科术后重症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0例重症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试验组,术后分别予以常规营养供给法、早期胃肠营养支持法,加强营养指标、神志状态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监测,并作出对比分析。结果术后2、3、4周时,试验组患者Alb与Hb水平均高于同期传统组,术后3、4周GCS评分大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低于传统组的28.0%(P<0.05)。结论针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推行早期胃肠营养干预方法,有稳定患者营养指标的作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优化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用于重症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于2017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35例采用普通胃管置入术(纳入常规组),另35例采用经鼻盲插空肠营养管(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前后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二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1.4%、8.6%,常规组依次为82.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6%,低于传统组的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5、10 d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改善程度比常规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重症监护患者,予以床旁盲插空肠营养管法支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脑出血术后病人配合亚低温治疗的护理对策,以提高脑出血病人的存活率及生存质量。方法通过28例脑出血术后亚低温治疗的护理,找出普遍存在的护理问题,探讨其护理对策,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护理此类病人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温要维持在32℃-34℃之间;(2)加强呼吸道管理;(3)严格监测生命指征及颅内压;(4)加强口腔及皮肤护理;(5)加强饮食管理;(6)复温宜缓慢进行。结论由于治疗及护理得当,使病人存活率提高了16.6%,且明显提高了生存质量,缩短了病程。  相似文献   
10.
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病人中有2/3是病情较重的,必然需要很长时间的持续输液。病人持久地在一个位置输液超过24h后,则在输液的肢体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长期在三角肌或臀部注射药物,如冬眠I号、氯丙嗪、安定等可出现肿胀、硬结。我们通常采取先冷敷使肿胀、水肿局限化,然后再热敷,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硬结疏散,但是效果不显著,往往会为患者增加痛苦,引起烫伤。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发现我们经常食用的马铃薯片,也就是土豆片贴于水肿或硬结处,经过对100例患者临床实践应用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方法推广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