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建立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MID)模型及观察指标,评价药物对该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从颈外动脉逆行注入微血栓颗粒的方法,制备MID模型,通过对术后大鼠的苏醒时间测定、倾斜板实验、神经症状评分3个方面评价动物的一般状态;采用大鼠穿梭箱实验、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并测定脑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考察MID大鼠的行为学异常以及其作用机制。结果MID大鼠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苏醒时间明显延长,在倾斜板上停留的时间显著变短,神经症状评分有显著差异;穿梭箱实验中电击时间明显延长,水迷宫实验学习记忆潜伏期延长;同时脑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显著降低。给予药物氢化麦角碱(商品名:喜得镇)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结论该造模方法能显著造成大鼠脑多梗死性痴呆的多项体征,符合临床病理过程,为进一步判定一些药物是否具有治疗MID的前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疾病(CAD)发生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普通高血脂人群和伴有冠状动脉疾病发生危险因素如糖尿病这样的高脂血症人群均符合这种情况.血浆主要脂蛋白和CAD的发生有明确的关系,其中胆固醇起关键的作用[1],因此有效地控制血浆脂蛋白的含量对降低CAD的发生率有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