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GAP-4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脑神经可塑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针刺组(B组)和非针刺组(C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1d、7d和14d共9个亚组。用线栓法制备脑梗死模型。针刺组大鼠进行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治疗,每日1次,每次20min;非针刺组和假手术组在相同时间予以捆绑固定,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神经功能损伤评分(NSS)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区周围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1d时大鼠脑组织梗死区周围GAP-43的表达3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别(P>0.05);7d和14d时,针刺组GAP-43阳性细胞表达的累积光密度值(IOD)值分别为8.990 1±0.0987、5.8161±0.2046,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1.300 2±0.0933、1.3626±0.2166和非针刺组的2.7534±0.0875、1.6165±0.1868(均P<0.01)。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能够改善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促进其神经功能重塑,其机制可能与增加脑梗死大鼠脑梗死区GAP-43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及脑组织病理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针刺组和非针刺组三组,每组再随机分为1d、7d和14d三个亚组;用改进的Longa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针刺组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治疗,20min/(次·天);余两组在同一时间捆绑,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NSS评分和平衡试验评分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1d时大鼠神经功能与平衡试验评分针刺组和非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d和14d时针刺组大鼠的评分均低于非针刺组(P0.05);HE染色,1d时针刺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较非针刺组轻;7d和14d时针刺组明显好于非针刺组。结论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脑损伤区组织病理学,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对脑梗死大鼠神经运动功能及脑组织病理状态的影响,进一步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的疗效机制.方法 将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针刺组和非针刺组三组,每组再随机分为1 d、7 d和14 d三个亚组 用改进的Longa线栓法制备脑梗死大鼠模型 针刺组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治疗,20 min/(次·天) 余两组在同一时间捆绑,不进行针刺治疗.采用NSS评分和平衡试验评分来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情况.结果 1 d时大鼠神经功能与平衡试验评分针刺组和非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7 d和14 d时针刺组大鼠的评分均低于非针刺组(P〈0.05) HE染色,1 d时针刺组梗死边缘区神经细胞形态的缺血性损伤较非针刺组轻 7 d和14 d时针刺组明显好于非针刺组.结论 电针刺激"足三里"和"内关"能够明显改善脑梗死大鼠脑损伤区组织病理学,促进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电针频率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15 Hz组、30 Hz组、100 Hz组.各组均予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造模后除对照组外均予不同频率的电针治疗,造模5天后各组均进行神经功能评定,检测脑梗死灶边缘(A区)、同侧近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CO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寒喘祖帕颗粒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及炎症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喘息、咳嗽消失时间及胸闷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IL-6)、白细胞介素(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寒喘祖帕颗粒治疗COPD,效果满意,可改善患者肺功能,调节炎症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