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TOB)是 1980年由Caplan首先报道[1] ,以后国内相继有病例报告。该综合征预后不良 ,现将我院诊治 2 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2 2例中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4 8~ 82岁 ,平均 5 6岁 ,其中 5 0~ 70岁有 13例 ,约占6 0 %。既往高血压 11例 ,糖尿病 4例 ,高脂血症 10例 ,心律失常 6例 ,脑中风 6例 ,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例。1 2 症状与体征 眩晕呕吐 8例 ,复视 6例 ,幻视6例 ,黑朦 3例 ,意识障碍 17例 ,其中嗜睡 12例 ,昏迷 3例 ,一过性意识障碍 2例 ,行为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心力衰竭患者60例,在常规应用强心、利尿、ACEI等药物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7~12d,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变化,评估其临床有效性。结果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心力衰竭,心功能明显改善,有效率81.6%。结论在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临床应用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肖向阳 《江西医药》2014,(8):697-698
目的:评价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即髓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即钉板固定系统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愈合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上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上,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但术后愈合时间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11%,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2.22%,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好,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4.
肖向阳 《江西医药》2014,(10):1020-1021
目的:探讨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42例,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4例,观察组18例。对照组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治疗,术后采用Rasmussen标准方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双侧解剖型钢板加植骨在治疗SchatzkerV、Ⅵ型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疗效较好,骨折复位确切,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疗效优于解剖钢板内固定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外周神经损伤后,早期诊断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及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恢复神经功能[1].本研究将高频超声诊断技术用于外周神经损伤病例,发现其对神经损伤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并能指导治疗及随访术后患者以评价手术效果.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009年5月至2011年3月行超声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完整的外周神经损伤患者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11~63岁,平均(33±2)岁,病程7d至4年.损伤原因:创伤性损伤27例(其中锐器切割伤23例,钝器挫裂伤4例),卡压性损伤12例,神经肿瘤源性损伤3例,神经离断3例.  相似文献   
8.
尺桡骨骨干骨折,占全部儿童骨折的3%~6%,为不稳定性关节内骨折。其传统治疗方法多为闭合复位夹板或石膏外固定,手法复位困难或到后期常致骨折再移位,需手术治疗。笔者自2008年3月~2010年6月采用手法复位合弹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骨干骨折患者3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对11例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采用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线消失,骨折愈合率100%。结论采用植骨+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长骨骨折不连,固定可靠,利于骨折生长,疗效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迁延性植物状态患者血清中多巴胺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长期昏迷的病人,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迁延性植物状态患者的血清中多巴胺显著降低。结论:多巴胺的减少可能是形成迁延性植物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