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慢性胃病脾虚证与血清胃泌素胃排空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祖国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故对脾虚证进行临床研究始终被人们所重视。近年来,我们对慢性胃病中的脾虚证(脾气虚证)患者进行了血清中胃泌素和胃排空的检测与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40例胃脘痛根据辨证分为脾胃虚寒、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四型,采用内服黄芪建中汤、六君子汤、柴胡疏肝散、麦味六君子汤化裁,总有效率95%。提示本法有温中健脾、疏肝理气、滋阴养胃作用。  相似文献   
3.
补中益气汤临床治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中益气汤方出《脾胃论》,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首方,临床应用甚广。东垣立方指出“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笔者根据这一理论,临证对某些疑难病证治疗,每收到满意疗效,举病案如下。  相似文献   
4.
泰脂安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泰脂安胶囊对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理作用,并探讨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方法 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并分为治疗组(80 mg/kg)和模型对照组。4周后处死,分别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酯(HDL),血清及肝组织丙二醛(MDA)、肝脂酯(HL)、脂蛋白脂酶(LPL)及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泰脂安胶囊组可以显著降低血清TG、血清和肝组织MDA含量、减少肝内脂质,同时明显升高血清以及肝组织内HL、LPL的活性,血清中HDL的水平也明显增高;但血清ALP、ALT以及AST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别(P>0.05)。肝脏形态学镜检显示,肝内脂肪滴完全消失,炎症细胞浸润减轻。结论 泰脂安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可以明显减少肝内脂质的含量,改善肝脏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太白楤木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及对培养上清中透明质酸(HA)产生的影响,研究太白楤木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作为肝星状细胞(HSC)的替代模型,常规培养,太白楤木中药血清作用于细胞,用MTT法检测太白楤木中药血清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中HA的生成。结果太白楤木对细胞无明显毒性,5%浓度太白楤木中药血清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P<0.01),降低NIH3T3细胞培养上清中H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太白楤木中药血清可显著抑制NIH3T3细胞增殖和HA的合成,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凉血解毒消肿类中药配伍治疗带状疱疹止痛、止疱的疗效。方法 :采用硝黄膏 (大黄、黄柏、五倍子、芒硝 )贴敷患处 ,隔日 1次 ,对用药 3 d前后疼痛及用药 7d前后 ,水疱积分进行分析。结果 :硝黄膏治疗带状疱疹止痛、止疱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太白楤木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形态学的影响及抗肝纤维化机制.[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NIH3T3成纤维细胞作为肝星状细胞(HSC)的替代模型,常规培养,秋水仙碱、齐墩果酸及太白楤木中药血清作用于细胞,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药物血清对NIH3T3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培养上清透明质酸(HA)的生成.[结果]太白楤木、齐墩果酸、秋水仙碱血清组细胞与对照组细胞在形态、数目上差别显著;3者均可抑制细胞增殖(P<0.01);显著抑制HA的合成,降低NIH3T3细胞培养上清中HA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太白楤木中药血清可显著抑制NIH3T3细胞增殖和细胞外HA的合成,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肝康合剂实验性治疗大鼠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薛红安  聂青和  王媛  郭永红  聂丹丽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28-1131,1183
目的:探讨肝康合剂对实验性免疫诱导型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雌性Wistar大鼠免疫损伤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将肝康合剂作为抗肝纤维化药物,通过光镜观察肝脏HE、VanGieson(VG)胶原染色,原位杂交技术及免疫组化染色等方法,观察大鼠使用肝康合剂后肝脏组织中TIMP-1、TIMP-2的表达。结果:免疫诱导肝纤维化大鼠在造模结束后肝组织学改变呈进行性加重,以造模结束后3月为著,TIMP-1、TIMP-2mRNA及蛋白呈强阳性表达,电镜见模型组有较多激活的HSC及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在肝窦周间隙及肝细胞间,经肝康合剂治疗后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肝组织结构明显好转,纤维组织明显减少,未见到激活的HSC,TIMP-1、TIMP-2mRNA及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并且其效果为预防组及治疗组效果均明显优于秋水仙碱组。结论:肝康合剂可以逆转肝纤维化,抗肝纤维化机制可为:1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ECM的生成及TIMP分泌;2直接抑制TIMP-1、TI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二者共同作用使得TIMP分泌减少,从而降低对MMPs的抑制,有利于MMPs对ECM的降解。  相似文献   
9.
从湿热论治ABO母儿血型不合40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润侠  聂丹丽 《陕西中医》1992,13(12):530-531
从湿热论治,应用自拟益黄散,对40例ABO 母儿血型不合孕妇服药前后新生儿发病情况观察,结果已分娩的38例新生儿无1例发生溶血症,38例全部存活。  相似文献   
10.
慢性胃病脾虚者血清胃泌素与胃排空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和同位素闪烁胃排空检查等实验方法,对慢性胃病脾虚证患者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及胃排空情况进行检测。在所观测的33例中,其结果提示:①测定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可作为脾虚证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②脾虚证胃排空延迟发生的原因,与血清中胃泌素水平下降程度有相关关系;③健脾益气药治疗脾虚证与能增强胃泌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