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2010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芪参固脱合剂治疗Ⅱ、Ⅲ期内痔脱垂60例,对改善其症状有较好疗效,并与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的6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玉糊浆对大鼠背部创面愈合速度的影响,探讨其促进愈合的机制。方法 大鼠造模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玉糊浆组、凡士林组及模型组,每组 18 只。记录 3、7、14 天后创面愈合面积、HE 染色观察组织形态以及免疫组化测定肉芽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糖原合成激酶 3β( GSK-3β)、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表达。结果 创伤后第 3、7、14 天,与模型组比较,凡士林组创面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玉糊浆组创面面积缩小(P<0.05);与凡士林组比较,玉糊浆组创面面积缩小(P<0.05);病理观察发现院创伤后第 3、7、14 天,与模型组比较,凡士林组创面坏死组织、炎症细胞、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差异不明显,玉糊浆组创面坏死组织及炎症细胞少,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增生明显;与凡士林组比较,玉糊浆组创面坏死组织、炎症细胞更少,肉芽组织中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增生明显;创面组织各检测指标情况院与模型组同期比较,凡士林组第 3 天各检测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 7 天 GSK-3β 降低(P<0.05),第 14 天 VEGF 升高(P<0.05)、IL-8 降低(P<0.05);玉糊浆组第 3、7、14 天 β-catenin、VEGF 升高(P<0.05)、IL-8 降低(P<0.05),第 7、14 天 GSK-3β 降低(P<0.05),第 7 天 IL-6 降低(P<0.05),第 14 天 TNF-α 降低(P<0.05);与凡士林组同期比较,玉糊浆组第 3、7、14 天 β-catenin、VEGF 升高(P<0.05)、IL-8 降低(P <0.05),第 3、14 天GSK-3β 降低(P<0.05),第 7、14 天 TNF-α 降低(P<0.05),第 7 天 IL-6 降低(P<0.05)。结论 玉糊浆可能是通过调控 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中 β-catenin 表达上调、GSK-3β 表达下调,以及提高创面肉芽组织中 VEGF 浓度,降低 IL-6、IL-8 及 TNF-α 浓度,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探针导引改进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肛肠科入住的陈旧性肛裂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对照组(内括约肌切开术,63例)、治疗组(探针导引改进内括约肌切开术,65例),以两组术后创面疼痛、便血量级别、创面愈合时间、疗效为主要观察指标,并通过随访评价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术后第5 d、10 d疼痛积分高于对照组,创面疼痛缓解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日术后首日便后疼痛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便血量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手术前后便血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前后便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0 d治疗组有效率为55.4%、显效44.6%,对照组有效率71.4%、显效率28.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9)。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4.38±3.89)d,对照组为(25.16±6.89)d,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肛门失禁、肛门变形。在两年后随访中,治疗组1例复诊,对照组6例复诊,两组复诊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患者在局部用药后症状缓解,未复发。结论探针导引改进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效良好,有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痔病症状发作诱因与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痔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由统一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对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在专业统计人员的指导下对痔病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与其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辛辣饮食(P=0.008)、排便频率(P=0.023)、大便性状(P=0.046)、疲劳(P=0.024)四个因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痔病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便性状和疲劳是脾虚气陷证的相关因素,排便频率和辛辣饮食是气滞血瘀证的相关因素,大便性状和辛辣饮食是湿热下注证的相关因素,大便性状是风伤肠络证的相关因素。摘要为探讨痔病症状发作诱因与其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痔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由统一培训过的专业人员对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束后在专业统计人员的指导下对痔病患者病史、症状、体征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与其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辛辣饮食(P=0.008)、排便频率(P=0.023)、大便性状(P=0.046)、疲劳(P=0.024)四个因素在不同中医证型痔病中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便性状和疲劳是脾虚气陷证的相关因素,排便频率和辛辣饮食是气滞血瘀证的相关因素,大便性状和辛辣饮食是湿热下注证的相关因素,大便性状是风伤肠络证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参芪固脱合剂与补中益气汤改善痔术后脱垂、肛门坠胀、疼痛、出血的作用,客观评价固脱合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实验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固托合剂组60例,补中益气汤组6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连续5天的创面疼痛、便血、脱垂及坠胀的积分,同时记录创面愈合天数。统计两组治疗的总体疗效,采用参数检验法和非参数检验法评定其治疗结果。结果:术后第1天到3天的脱垂情况、坠胀情况积分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第4天起到第5天的脱垂情况、坠胀情况积分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天到5天的创面疼痛、便血情况积分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固脱合剂较补中益气汤能明显改善内痔的脱出、肛门不适等症状,缩短住院天数,且无不良反应。该方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有效方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痔病症状发作的诱发因素及其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并统计分析。结果:饮酒、辛辣饮食3~5次/周、排便频率≥14次/周、大便性状质硬、大便性状质稀、疲劳及水果蔬菜摄入量>500g/d与痔病症状发作有统计学关联且与中医证型构成比有差异。结论:饮酒、辛辣饮食、排便频率、大便性状、疲劳是痔病症状发作的诱发因素,水果蔬菜摄入量是保护因素。疲劳是痔脾虚气陷证型的诱发因素,辛辣饮食是湿热下注证型和气滞血瘀证型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