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银杏Ginkgo biloba为银杏科银杏属落叶乔木,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天然药物之一。银杏含多种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凋亡、改善脑血流、神经保护、抑制血小板活性等多种药理作用,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动脉粥样硬化、癌症、哮喘、非酒精性脂肪肝、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就银杏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新药研发人员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银杏药理资料,进而为新药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王团委  王振中  王秋红  耿剑亮 《中草药》2022,53(23):7317-7323
目的 研究华南忍冬Lonicera confusa干燥花蕾(山银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应用HP-20、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采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一氧化氮(NO)的分泌为评价指标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从华南忍冬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8-[α-L-arabi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yl]-2,6-dimethyloct-1,2''-lactone(1)、天师酸(2)、黄麻脂肪酸F(3)、天师酸甲酯(4)和黄麻脂肪酸F甲酯(5)。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单萜苷类化合物,命名为忍冬单萜A,化合物25为首次从忍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NO的分泌均无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东革阿里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和重结晶等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东革阿里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东莨菪素(scopoletin,1)、9-甲氧基-铁屎米-6-酮(9-methoxycanthin-6-one,2)、3-(7-甲氧基-β-咔巴啉-1)-丙酸(7-methoxy-β-carbolin-1-propionic acid,3)、laurycolactone A(4)、3-(7-甲氧基-β-咔巴啉-1)-丙酸甲酯(7-methoxyinfractin,5)。结论化合物1-4为已知化合物,化合物5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耿剑亮  王振中  王秋红  肖伟 《中草药》2021,52(24):7407-7412
目的 研究红花八角Illicium dunnianum干燥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 综合应用HP-20、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液相等多种色谱学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红花八角叶干燥茎叶部分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反-8-羟基-2,7-二甲基-4-葵烯-1,10-二羧酸(1)、(2E,4E)-8-hydroxy-2,7-dimethyl-decadien-(2,4)-disaeure-(1,10)-dioic acid(2)、2,7-dimethyl-4-octenedioicacid(3)、2,7-dimethyl-2,4-octadienedioic acid(4)、二氢山柰酚(5)、牡荆素(6)、槲皮素3-O-β-D-半乳糖苷(7)、山柰酚3-O-β-D-葡萄糖基-6''-α-L-鼠李糖苷(8)、水仙苷(9)、菜豆酸(10)、川芎内酯I(11)、脱落酸(12)。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命名为八角葵烯二酸;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11为首次从八角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Oribtrap/HRMS)技术对干姜炮制前后非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方法?通过80%甲醇提取和UHPLC-Oribtrap/HRMS数据采集,结合保留时间,精确分子质量及二级质谱碎裂规律对干姜特征性成分进行鉴定。利用多变量分析对干姜炮制前后的差异化学成分进行筛选并评价其与功效相关的药理活性。结果?共鉴定72个特征化合物。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表明干姜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谱存在显著差异,结合模型的变量重要因子和非参数检验,筛选出11个差异物质,分别鉴定为:6-姜烯酚(6-Shogaol),8-姜烯酚(8-Shogaol),10-姜烯酚(10-Shogaol),12-姜烯酚(12-Shogaol),6-姜酚(6-Gingerol),10-姜酚(10-Gingerol),姜酮酚(6-Paradol),1-去氢-6-姜二酮(6-Dehydrogingerdione),1-去氢-8-姜二酮(8-Dehydrogingerdione),甲基乙酰氧基-6-姜二醇(Methylacetoxy-6-gingerdiol),7-(4-羟基苯基)-1-苯基-4-庚烯-3-酮[7-(4-Hydroxyphenyl)-1-phenylhept-4-en-3-one]。其中姜烯酚类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炎活性。结论?为合理科学解释干姜和炮姜的功效差异及炮制原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沈浪  李旭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耿剑亮 《中草药》2023,54(20):6592-6595
目的 对红花八角Illicium dunnianum的干燥叶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综合应用各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红花八角叶50%乙醇提取物经HP-20大孔吸附树脂30%乙醇洗脱部位中共分离鉴定5个化合物,分别为7-O-p-甲氧基苄基莽草酸(1)、黑麦草内酯(2)、去氢催吐萝芙木醇(3)、蚱蜢酮(4)、chakyunglupulin A(5)。结论 化合物1为新的酚酸类化合物,2~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