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目的:观察蠲哮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蠲哮平喘汤、氨茶碱缓释片,两组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临床综合疗效、主要症状疗效及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R)、最大呼气量(PEF)昼夜变异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控显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3.81%、92.33%,对照组分别为43.33%、73.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对咳嗽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肺功能改善方面,两组自身治疗前后FEF1、PEFR指标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该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EF昼夜变异率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和治疗后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蠲哮平喘汤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翟瑞庆  翟红运 《新中医》2012,(11):62-65
目的:观察参联通结汤结肠滴注治疗恶性肠梗阻(MB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MBO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均禁食,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给予鼻胃管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对症用药(包括解痉剂、止痛剂、止呕剂)及皮下注射奥曲肽。对照组另予肥皂水灌肠;治疗组另予参联通结汤结肠滴注。2组均治疗6天为1疗程,治疗1~2疗程评定疗效。观察肠梗阻相关症状的变化、胃肠减压引流液量、排气排便恢复率、鼻胃管留置时间及拔管率、肠梗阻近期疗效以及KPS评分、阴离子间隙(AG)、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呕吐及对照组腹痛、呕吐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腹胀、呕吐症状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胃肠减压平均引流液量、排气排便恢复率、鼻胃管留置时间、拔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近期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84.37%,对照组为6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KPS评分、AG、CRP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联通结汤结肠滴注治疗MBO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扶正止泻汤治疗放射性肠炎6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扶正止泻汤治疗放射性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8例放射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给予扶正止泻汤和氧氟沙星、蒙脱石散;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观察临床总体疗效、肠镜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状况、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体疗效、肠镜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中医症状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扶正止泻汤治疗放射性肠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52岁.因持续性腹痛、阵发性加重24小时,发热12小时就诊.24小时前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脐周部位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无恶心、呕吐及腹泻,无尿频、尿急、排尿中断及腰部、会阴部放射性疼痛.  相似文献   
5.
笔者于2004年5月~2008年5月期间,采用自拟阳和建中汤治疗复发性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48例,并与采用西药治疗的46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小鼠胚胎干细胞(ESC)分泌因子对前列腺癌细胞RM-1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ranswell小室在体外建立ESC联合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与RM-1细胞的非接触式共培养体系作为实验干预(实验组),同时建立MEF与RM-1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作为阴性对照(对照组)。共培养72 h后,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RM-1细胞的增殖水平,比较两组细胞的形态学、细胞周期、凋亡水平、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RM-1细胞的形态表现为排布稀疏,分裂减少,死亡增多,部分细胞呈现凋亡迹象;实验组RM-1细胞增殖减慢(P<0.01),细胞周期存在G1→S期阻滞且凋亡增加,以晚期凋亡为主(P均<0.01);实验组RM-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减弱(P均<0.05)。结论 ESC分泌因子可通过阻滞RM-1细胞周期、促进其凋亡使RM-1细胞的增殖减慢,同时减弱其迁移与侵袭能力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抗癌止痛汤治疗癌症疼痛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69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0例,分别给予抗癌止痛汤、强痛定片,两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镇痛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62.9%、80.9%,对照组分别为46.3%、65.0%;治疗组对中度疼痛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72.7%、88.5%;对照组对中度疼痛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0%、68.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89例),对照组为15.0%(12/80例).治疗组镇痛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对中度疼痛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抗癌止痛汤治疗癌症疼痛,具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扶正解毒通络汤治疗胃癌前病变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通络汤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胃癌前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扶正解毒通络汤、胃复春,两组均以3月为1疗程,治疗1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病理疗效及胃痛、痞满、纳差、乏力4项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扶正解毒通络汤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病例] 男,80岁.因左侧面颊部灼热、疼痛7 d,出现红斑、水疱3 d入院.患者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颊部灼热、疼痛,并逐渐加重,尤以夜间明显.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给予卡马西平、维生素B1等药物治疗3 d,病情无明显改善,且左侧面颊部、颊黏膜出现少量红疹,逐渐增多并融合成水疱疹,遂来我院.  相似文献   
10.
扶正清痰化瘀胶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扶正清痰化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COPD稳定期患者1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分别给予扶正清痰化瘀胶囊和茶碱缓释片、氨溴索片,疗程均为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6min步行距离(6MWT),肺功能,年均急性发作、急诊及住院次数,安全性。结果:两组共脱落12例。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3.33%、93.94%,对照组分别为16.13%、67.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SGRQ总分及症状、活动、影响部分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下降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6MWT改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预计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FEV1增高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后年均急性发作、急诊及住院次数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安全性评价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清痰化瘀法治疗COPD稳定期效果较好,可提高生存质量、减少急性发作,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