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8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中草药与蛋白复配物的增重功效。方法:应用利血平复制小鼠脾虚消瘦模型,观察体重、小肠推进试验、体脂比、血清中胃泌素(GAS)、血浆中胃动素(MOT)等变化,以及该复配物对脾虚消瘦小鼠的治疗作用。结果:中草药组及复配物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对利血平所致小鼠消瘦模型的增重效果及胃肠道功能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乳清蛋白组具有增重趋势;其中体脂比的增重指标,中草药与蛋白复配更是表现出协同促效的效果。结论:中草药与蛋白复配物改善胃肠道功能同时有助于增重。  相似文献   
2.
鱼腥草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琥捷  李临生 《陕西中医》2005,26(12):1370-1371
常见的鱼腥草煎服法不但会造成其主要药效成分挥发油的损失,而且由于挥发油难溶于水而降低生物利用度.鉴于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指数,延长疗效,本实验研究了逆相蒸发-超声法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广陈皮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E)和水蒸气蒸馏(SD)的方法提取广陈皮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离和分析两挥发油的挥发性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棕榈酸和D-柠檬烯采用标准品的峰面积增大法进一步确认。结果:从广陈皮SFE和SD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2个成分,占色谱总流出峰面积的97%以上,两者的提取率分别为5.05%和0.46%。SFE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较弱、相对分子量较大的棕榈酸,SD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性较强、相对分子量较小的D-柠檬烯。此外,SFE和SD挥发油中均有含量不低的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结论:采用两种方法提取广陈皮所得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不尽相同,且SFE法的提取率高于SD法;两种方法均能将广陈皮的特征性成分2-甲胺基-苯甲酸甲酯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中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和含量,考察贮藏时间对新会陈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GC-MS法测定了1983-2012年22批不同贮藏年份的新会陈皮样品,运用函数拟合方法对所得数据与年份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除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外,其他主要挥发油成分的含量未随贮藏年份增加而呈现下降趋势。β-月桂烯与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峰的含量比值与贮藏年份的对数函数相关性达到0.86以上。结论:陈皮“陈久者良”的说法难以用其中挥发性成分含量变化来佐证,但是新会陈皮中β-月桂烯峰与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含量比值对陈皮年份鉴别有参考意义,有助于完善广陈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葛根口服液的工艺研究及葛根素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罗琥捷  雷晓林  陈祥吉 《安徽医药》2008,12(10):902-904
目的对以葛根素为功效/指标性成分的嘲艮液进行工艺研究及其含量测定。方法口服液考察提取和精制工艺,含测采用HPLC。结果水提提取率可达90%,正交试验优选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8,提取次数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2ho醇沉、壳聚糖澄清效果优于明胶和ZTC1+1。HPLC测定中前处理操作简便。结论葛根口服液水提、精制工艺可满足要求,稳定。  相似文献   
6.
消毒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发安全、低毒、高效、广谱消毒剂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可是试验微生物和消毒剂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实验条件要求严格,导致新型消毒剂开发难度大、耗资多,而现有的消毒剂又可大致满足消毒的基本要求。因此,目前市场上虽有种类繁多的消毒剂出售,但究其主要成分仍是常见的十几种。近几年来,消毒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配技术、理化因子的协同效应、制剂技术、应用技术和机理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7.
干品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罗琥捷  李临生  王军 《陕西中医》2005,26(2):170-172
目的 :分析干品鱼腥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优选出的石油醚浸泡法提取干品鱼腥草挥发油后进行 GC/MS分析。结果与结论 :采用石油醚浸泡法提取干品鱼腥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有 2 3种 ,未发现鱼腥草素 ,可确定结构的有 1 7种 ,质量分数占总出峰量的 89.0 88%。其中甲基正壬酮的质量分数为 4.42 4 % ,软脂酸和亚油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1 8.0 33%和 32 .5 1 5 %。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对比肇庆、惠州、新会三地出产的广陈皮在祛痰功效和理气功效上的差异。方法使用小鼠气管的酚红排泌量来评价三种不同产地广陈皮祛痰功效;比较三种不同产地广陈皮对家兔十二指肠自发收缩及痉挛性收缩的抑制率,评价其理气功效。结果新会陈皮和惠州陈皮能显著增加小鼠气管酚红排泌量(P0.05),其中新会陈皮的祛痰功效相对优越;三种广陈皮对家兔十二指肠自发性和痉挛性收缩抑制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分析理气指标发现新会陈皮显著优于肇庆和惠州出产的陈皮(P0.05)。结论新会出产的陈皮在祛痰、理气功效方面显著优于肇庆、惠州出产的陈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肉苁蓉不同提取部位对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模型大鼠性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阳虚模型组、肉苁蓉总寡糖组、肉苁蓉总多糖组、肉苁蓉苯乙醇总苷组。连续14 d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制备肾阳虚动物模型,给药组按肉苁蓉生药量2.3 g·kg-1对应给予肉苁蓉总寡糖103.82 mg·kg-1,肉苁蓉总多糖115.64 mg·kg-1,肉苁蓉苯乙醇总苷201.48 mg·kg-1水溶液,每日1次。14 d后测定各组大鼠的勃起潜伏期,交配能力各指标(包括捕捉潜伏期、捕捉次数、射精潜伏期、射精次数、捕捉率、射精率等),脏器湿重及精浆果糖含量,血浆环磷酸腺苷(c AMP)/环磷酸乌苷(c GMP)值,血清激素睾酮(T),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观察睾丸病理形态变化。结果:肉苁蓉不同提取部位对肾阳虚大鼠的勃起功能、交配能力、脏器湿重及精浆果糖含量,血浆c AMP/c GMP值,血清激素水平,睾丸病理形态变化均有作用。其中肉苁蓉苯乙醇总苷提取物能够显著缩短大鼠的勃起潜伏期(P0.05)及捕捉潜伏期(P0.01),显著增加捕捉次数(P0.01),睾丸(P0.05),精囊腺(P0.01)湿重及精浆果糖含量(P0.05),显著升高血浆c AMP/c GMP值(P0.01)及血清T(P0.01),FHS(P0.01),GnRH(P0.05)水平,显著降低血清E2(P0.05),LH(P0.05)水平,显著改善睾丸病理形态。结论:肉苁蓉不同提取部位可通过调控氢化可的松致肾阳虚大鼠模型的激素水平不同程度提高其性能力,其中苯乙醇总苷可显著改善肾阳虚大鼠性能力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陈皮超临界CO2萃取物对脾虚消瘦模型小鼠的影响。方法:昆明种雌性小鼠30只随机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陈皮超临界CO2萃取物组(药物组)。采用利血平注射制备脾虚消瘦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按组别灌胃给药,一日一次,连续21天。观察体重、脾指数、脂体比、小肠推进试验、血清中胃泌素(GAS)、血浆中胃动素(MOT)、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含量。结果:药物组体重增加、脂体比及脾指数明显优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小鼠小肠推进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药物组小鼠血清中GAS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药物组小鼠血浆中MOT、CCK-8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陈皮超临界CO2萃取物能增加脾虚消瘦小鼠体重,改善脾虚症状。降低小鼠小肠推进率,升高小鼠血清中GAS,降低血浆中MOT、CCK-8水平是其改善脾虚消瘦症状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