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血必净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副作用。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和头孢毗肟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吡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发热停止时间及药物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3%;发热停止时间治疗组为(2±1)d,对照组为(6±3)d;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结论血必净注射液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肺部感染具有提高有效率及迅速退热等优势,并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观察采用小剂量沙利度胺、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联合治疗12例老年多发性骨髓的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初治老年多发性骨髓7例中,3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进步,1例未缓解。复发老年多发性骨髓5例中,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未缓解。总有效率为83.33%。血清M蛋白、血清肌酐、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血钙、骨髓浆细胞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均<0.01)。不良反应有便秘、乏力、嗜睡,恶心、食欲减退等,但均较轻微。结论: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长春地辛、吡喃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方案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3.
脑钠肽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在急诊呼吸困难患者病因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呼吸困难18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BNP水平和心脏超声、胸片、血气分析、心肌酶谱作对比分析。结果由BNP检测诊断为心力衰竭(CHF)的患者共82例,心脏超声诊断为心力衰竭的患者共85例,BNP与心脏超声在CHF的检出中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NYHA分级I-Ⅳ级的BNP水平分别为(128±38)、(335±16)、(655±18)、(1625±17)ng/L,BNP与心功能分级关系密切,心功能越差,则BNP水平越高;而BNP与左室射血分数无明显相关性。结论BNP快速检测将更有利于呼吸困难患者急诊首诊正确率的提高,为急救争取更多的“黄金时间”。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rhic Thrombocypenic Pursura,ITP)系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为特征。属祖国医学的“血证”“发斑”等范畴。现代医学主要以激素、大剂量免疫球蛋白、脾切除及免疫抑制剂等为主要治疗手段,但存在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问题。近年来,文献报道中医药在本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仅对近一年来中医药治疗ITP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联合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前瞻性设置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纳入研究的2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及不加用反应停,观察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完成全部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11例,总有效率72.73%。对照组11例,总有效率36.36%(χ2=2.205,P<0.01)。以不输血血红蛋白上升30 g/L为判断标准,治疗组8例有效者中,治疗4周内显效4例,4~8周显效3例,8~12周显效1例。对照组4例有效者中,1例治疗4周内显效,3例治疗12周后开始显效。反应停治疗的11例患者中,5例口干,2例皮疹,3例有嗜睡,5例便秘,转氨酶升高2例,水肿1例,均能耐受。无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反应停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单核细胞-血小板聚集物(MPA)在正常人与心脑血管血瘀证病人中的表达,探讨MPA与血瘀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4例心脑血管血瘀证病人,包括急性血瘀证组11例(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梗死),慢性血瘀证组65例(症状相对平稳的冠心病、脑梗死)和轻型血瘀证组8例(高血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另随机选取30名正常人作为正常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CD41,从而得出MPA表达的百分率数值。结果血瘀证各组与正常组比较MPA数值均增加(P〈0.01),急性血瘀证组〉慢性血瘀证组〉轻型血瘀证组〉正常组。MPA数值与血瘀证积分呈直线正相关关系(r=0.93,P〈0.05)。结论 MPA测定在血瘀证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并对判断血瘀证轻重、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沙信山  李永辉  张桂芳  缪韦韦 《江苏医药》2007,33(11):1170-1171
低增生性白血病由Beyers于1951年命名,占急性白血病的5%~10%,大多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年龄大多50岁以上,男性占75%.临床上白血病细胞浸润不明显,骨髓增生低下,往往不能耐受常规标准化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采用反应停联合DHAP方案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0例。其中中度恶性14例,高度恶性6例。结果:13例达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轻度肝功能异常以及骨髓抑制。结论:反应停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效果好,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或CS)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达到血糖控制所用的胰岛素用量及时间、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方法:将40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CS组(20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组(20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时间(d)、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统计资料用-x±s表示,并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组(P<0.01)。结论:CS能有效模拟人生理胰岛素分泌,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或CSⅡ)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4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2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Ⅱ)组(2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三餐前后及睡前血糖、血糖控制时间(d)、每日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的次数,停药后长期随访,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能达到目标血糖值,但CSⅡ组血糖控制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明显少于MSⅡ组(P<0.01),且在停用胰岛素治疗1年后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血糖仍能得到良好控制的例数明显高于MSⅡ组。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Ⅱ强化治疗具有更快、更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和停用胰岛素后对患者长期血糖良好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