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骨伤科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手法复位后外固定随机分成跨肩带小夹板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跨肩带小夹板治疗组59例患者,运用跨肩带小夹板进行外固定处理,常规治疗组59例患者采用教科书的四块小夹板外固定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小夹板松脱、骨折移位、畸形、治疗前后疼痛、肿胀症状减轻和骨折临床愈合的疗效、后期肩关节功能恢复随访三个月的疗效,前面各项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骨折愈合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4.9%,对照组总有效率79.6%。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跨肩带小夹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能对骨折舒适又牢固外固定,避免和减少骨折的移位,早期症状疗效和临床疗效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孙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随机分为3组各80例,A组用孙氏手法及中药治疗,B组单用孙氏手法治疗,C组单用中药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3组ESCV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孙氏手法配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予牵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配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8例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予以中药熏蒸配合三步推拿法治疗,对照组予以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液相关指标、颈性眩晕评估量表评分(ESCV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比黏度、全血比黏度、血浆内皮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ESCV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配合三步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减轻其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疾病治疗上,中药熏蒸疗法有较好的疗效。近年来,随着国内中药熏蒸设备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中药熏蒸临床应用得到了进一步地推广。本文从中药熏蒸基本概念入手,就其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对日后中药熏蒸的推广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纪少丰  刘少灿  佘坤源 《河北中医》2023,(2):287-290+295
目的 观察皮内针联合易罐运动疗法治疗颈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颈肩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易罐运动疗法,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皮内针治疗,隔日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关节活动度及总有效率。结果 2组治疗1、3个疗程疼痛VAS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均较本组治疗1个疗程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3个疗程N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3个疗程均较本组治疗1个疗程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1、3个疗程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后颈椎左侧屈、后伸、前屈、左旋、右旋活动度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1、2、3个疗程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颈肩综合征患者实施皮内针联合易罐运动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