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防病养生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提示注意治病-防病-病变发生,在病变未产生前采取措施,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汤药联合针刺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9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固本祛痰方(党参、白术各15g,法半夏10g,茯苓20g,鱼腥草30g,虫草花20g,甘草10g)加减,水煎,100mL/次,口服,2次/d。治疗组20例针灸,以28号40mm针灸针单手快速进针法针刺中府、列缺、太渊、肺俞、膏肓、丰隆、足三里等,留针30min;固本祛痰方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1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卡氏(Karnofsky)评分、不良反应。连续治疗4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症状改善评估与卡氏评分统计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固本祛痰方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确切,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从儒释道及现代医学各个角度阐明心理调节与疾病防治的关系,人们之所以生各种疾病,大都是由于情志的变化、心性的不平和而引发的。站在自然的角度分析看待处理问题,达到心性的平和,使气血变化改变为自然的有序化,从而疾病自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十全大补汤联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对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疗效影响,为临床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选择。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4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肺癌切除术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辅助十全大补汤,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周后、4周后在免疫功能(包括CD3~+、CD4~+、CD8~+、IgA、IgM、IgG)和生命质量(包括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中医证候积分(包括乏力、胸痛、心悸气短)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IgA、IgM、IgG、乏力、胸痛、心悸气短、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2周、4周后,2组患者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十全大补汤联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能提高肺癌切除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生命质量,提高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索凤茹 《大家健康》2014,(7):323-324
民国时期伦理教育家王凤仪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阐明许多重病、怪病,皆由心而发,总结了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总之脾气越坏、气量越小、心情越差之人越爱得病。文中从儒释道各个角度阐明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化秉性、改习性、合天性乃治病过程。  相似文献   
6.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最本质的表现。肿瘤生成与转移是癌毒搏结体内,邪毒互结,蓄而不流,加之正气亏耗,失于固摄,邪毒扩散,进而发生传舍。邪毒传舍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基础,经络则是转移的重要路径。从化理论、内生五邪及脏腑传变等理论解释了肿瘤转移的部位和证候改变。在治疗上需采取扶正培本、解毒抗癌、疏通瘀滞等,针对转移脏器选用相应抗癌中药,同时配合西医疗法。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伦理教育家王凤仪发明性理疗病法,讲病化世,阐明许多重病、怪病,皆由心而发,总结了怨伤脾,恨伤心,恼伤肺,怒伤肝,烦伤肾。总之脾气越坏、气量越小、心情越差之人越爱得病。文中从儒释道各个角度阐明人生的富贵贫贱、否泰苦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化秉性、改习性、合天性乃治病过程。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