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12岁以下儿童更为多见。喉乳头状瘤手术患者因麻醉和手术共用同一气道 ,且病变累及气道 ,影响气道通畅、增加气管插管困难 ,并易造成新的创伤而导致肿瘤的种植和扩展 ,因此 ,喉乳头状瘤手术的麻醉有其特殊性。本文旨在探讨喉乳头状瘤手术的麻醉处理。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选择 1996年~ 1999年间喉乳头状瘤患者 2 1例 ,其中男 16例 ,女 5例 ;年龄 2~72岁 (其中小儿患者 13例 ,成人患者 8例 ) ;ASA分级Ⅰ~Ⅲ级 ;多以声嘶起病 ,病程 1周~ 4年 ;每例发病部位最少 1处 ,最多 5处…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5年来开展了2例心脏移植手术,其中1例为冠心病安装起搏器后行心脏移植手术,现将其麻醉围术期的处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左心辅助主要用于心脏手术后不能脱离体外循环、急性心源性休克、顽固性左心衰、心脏移植后的排异反应,以及心脏移植前等待供体的过渡期。我院于2004年4月对1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患者行左心辅助42小时20分,抢救成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童建成  张广雄 《武警医学》2012,23(8):718-718
 亚低温治疗由于能够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及一氧化氮酶的活性,减少炎性反应因子的释放,降低脑耗氧量和减轻脑水肿的发生[1, 2],因而是针对心脏骤停复苏患者重要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于2003-01至2011-12,观察我院收治的心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90 min内或90 min后接受亚低温治疗的病死率,并与未行亚低温治疗的患者比较。  相似文献   
5.
心脏移植术围麻醉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不仅对患者围麻醉时要求高而且在供心的获取中要求也很高。我院2005年1月开展1例心脏移植手术,现将围麻醉处理体会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患者,男,40岁,于4年前发现轻微活动后心慌气短,胸间不适,伴有咳嗽咯血,双下肢不肿,经常晕厥。门诊以心脏病收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扩张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心功能4~5级。超声心动图揭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78mm,左室肺动脉压52 mmHg。收缩末期内径67 mm,Fs14%,EF30%。患者术前治疗以强心利尿支持心功能为主。以果糖及极化液保护心肌。1.2方法1.2.1术前…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5岁,诊断流行性出血热,于1990年7月8日入院,到12日病人已少尿5d,经用利尿剂等综合治疗仍无反应,血尿素氮增高达54.5mmol/L,尿蛋白(卌),尿白细胞50/HP。于13日16时取T_(12)~L_1穿刺行连硬阻滞,留置导管  相似文献   
7.
体外循环预充贺斯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中预充6%经乙基淀粉对预充液胶体渗透压的影响。方法20例(实验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体外循环预充液总量的3/4采用6%经乙基淀粉(30mL/kg),另1/4采用平衡液,4%碳酸氢钠(50-100mL)和20%甘露醇(50-100mL),与20例(对照组)体外循环总量的3/4采用平衡盐,另1/4采用血浆。4%碳酸氢钠(50-100mL)和20%甘露醇(50-100mL)的患者比较,观察体外循环中6%经乙基淀粉对预充液的胶体渗透压的影响。结果在基本相同的条件下,实验组的胶体渗透压比对照组的胶体渗透压明显增高,两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结论体外循环中大剂量预充贺斯可明显提高转流过程中的胶体渗透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温预处理(HPC)对大鼠嗜铬细胞瘤株(PC12)细胞高温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PC12细胞,随机分为4组(n=6),正常对照组(C组)37℃培养箱中常规培养23 h;高温预处理组(HPC组)将细胞置于42℃培养箱中1h后,37℃常规培养22h;严重高温损伤组(LH组)细胞常规培养19h,将细胞置于46℃培养箱中2h后,恢复常规培养2h;高温预处理+严重高温损伤组(HPC+LH组)细胞置于42℃培养箱1h,恢复常规培养18h,再置于46℃培养箱2h后,恢复常规培养2h。各组处理后观察细胞形态学,测定细胞活力、上清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检测细胞内HSP70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LH组、HPC+LH组细胞活力降低,LDH活性升高,LH组细胞内HSP70表达下调,HPC组细胞内HSP70表达上调(P<0.01);与LH组比较,HPC+LH组细胞活力升高,LDH活性降低,细胞内HSP70表达上调(P<0.01)。结论高温预处理可通过诱导HSP70表达上调,减轻高温对PC12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在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中对循环、呼吸及气道分泌物的影响。方法选择ASAⅠ Ⅱ级拟于硬膜外加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于入手术室后即予肌内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15 mg·kg 1+氯胺酮5 mg·kg 1+咪唑安定0.05 mg·kg 1,建立静脉通道后常规硬膜外穿刺给予1.4%~1.6%利多卡因8 mg·kg 1维持麻醉。对照组给予阿托品0.01 mg·kg 1+氯胺酮5 mg·kg 1+咪唑安定0.05 mg·kg 1。观察患儿无创血压(N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及气道分泌物。结果治疗组HR及气道分泌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NBP、呼吸率(R)、SPO2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盐酸戊乙奎醚用于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有利于降低氯胺酮对HR的影响和减少呼吸道分泌物的产生,对循环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全麻气管插管可引起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和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强烈的心血管应激反应[1],甚至有发生心肌缺血的可能。这对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潜在的危险性更大,他们自身调节能力减弱,增加了他们在麻醉诱导插管中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随之引起心肌缺血,中风,心律失常,甚至猝死。有很多药物可以减轻患者的这种反应,包括瑞芬太尼和阿芬太尼。本研究观察瑞芬太尼和阿芬太尼对长期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1对象和方法1.1对象40例ASAⅡ~Ⅲ级,长期接受降压治疗(大于6个月)的择期手术患者,年龄33~78(56±28)岁,体重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