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通过测定269名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血清25经维生素D(25(OH)D)和骨密度(BMD)水平,分析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的维生素D ( VitD)状况,并探讨其与BMD的关系。方法 采集受试者的血清后,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腰椎及髓部BMD。结果 所有受试者中,VitD严重缺乏者占24. 2 %,缺乏者占45. 0%,不足者占24. 5 %,充足者占6. 3。男、女性受试者的25(OH)D水平、腰椎及髓部的BMD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男性高于女性。男性各年龄段间25(OH)D水平及各部位BMD无统计学差异(P=0. 101 ,P = 0. 261 ,0. 055 ,0. 170 ,0. 108 ,0. 051 ) ;女性各年龄段之间25(OH)D水平及腰椎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364 , 0. 063 ) ;髓部BMD有统计学差异(P < 0. 001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减低。男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间股骨颈、转子间区及整髓BMD无统计学差异(P = 0. 076 , 0. 425 , 0. 122 );腰椎、大转子区BMD水平间有统计学差异(P=0. 027 , 0. 017 ) , VitD充足组腰椎BMD高于其他各组(P = 0. 005 , 0. 025 , 0. 009 );不足组、严重缺乏组大转子区BMD高于缺乏组(P = 0. 021, 0. 005 )。女性受试者中,不同25(OH)D水平组各部位BMD均无统计学差异(P = 0. 616 , 0. 739 , 0. 559 ; 0. 608 , 0. 641)。结论 在湖南岳阳地区50岁以上人群存在严重的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对于维生素D状况与骨密度之间可能无直接关联,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采用医用可吸收线捆扎后结合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的体会。方法:硬膜外麻或腰麻,髌前内侧弧形切口,碎骨块问打孔后可吸收线经孔捆扎复位固定。再用可吸收线在髌骨周围环形“荷包”缝合,冰水浸泡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将其贴于髌骨前方,复温后使之记忆复原抓牢髌骨,修复股四头肌扩张部,缝合皮肤。结果: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45例,全部一期愈合,优良率97.78%。结论:医用可吸收线与形态记忆合金髌骨爪联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率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可早期功能锻炼,操作简便,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章喆  张旭  刘芳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6):807-808
目的 探讨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病人应用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术治疗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利用骨外固定器行骨痂延长治疗的47例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患者,男26例、女21例;股骨17例、胫骨13例、肱骨9例、尺桡骨8例;病程9~58(34±10.3)月.骨缺损的长度3.5~32(7.8±3.4)cm.评价其恢复时间、骨折愈合结果 、功能恢复结果 、骨痂延长愈合速度.结果 47例病人术后随诊9~58(25.4±12.5)月,45例骨缺损达到骨性愈合,影像学愈合时间6~33(14.13±6.3)月;患者肢体完全承重并自由行走时间4~25(13.1±5.6)月.外固定去除时间6~34(18±6.8)月.骨不连愈合结果 优良率90.7%,功能恢复结果 优良率96.7%,骨痂延长愈合速度29.5~42.6(34.6±3.9)days/cm.结论 利用骨外固定器结合骨痂延长术治疗大段骨缺损性骨不连病人在恢复时间、骨折愈合结果 、功能恢复结果 、骨痂延长愈合速度评价中均有良好疗效,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分析年龄、体重、体重指数(BMI)对岳阳市中老年人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 355例50岁以上岳阳市常住人口腰椎和髋部BMD,记录年龄,测量体重及BMI,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 体重的减轻及BMI的降低,男、女性腰椎及髋部各部位骨密度逐渐降低;相关性比较:男性体重> BMI >年龄;女性体重 > 年龄 >BMI。结论中老年人年龄较大,体重、BMI较小的人群,尤其是女性,应及时进行骨密度的检测及骨质疏松的筛查,以尽早 防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5.
微创双切口与常规入路全髋置换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采用双切口微创入路和常规入路进行全髋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各30例30髋.分别通过双切口微创入路和常规入路行全髋置换术,比较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并发症、术后疼痛程度、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及影像学评价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随访6个月,微创双切口组(微创组)手术时间(76.3±2.9)min,出血量(482.5±28.0)mL,两切口长度相加(7.6±0.68)cm;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疼痛评分为4.0分,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15.1分,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16.7分.常规入路组(常规组)手术时间(75.5±3.0)min,出血量(473.5±60.05)mL,切口长度(15.0±0.91)cm,术后第3天的平均VASs疼痛评分为4.0分,术后1个月髋关节功能分平均12.5分,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平均13.3分.两组术后影像学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应用微创双切口入路,能减少对患者损伤,更快恢复髋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TLCP)与T型普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T—LCP,对照组用普通T型钢板,两组均采用经掌侧入路植入,骨缺损严重者行骨移植。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6个月按cooney评分系统评价腕关节功能。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28/30),对照组优良率为76.67%(23/3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肌腱磨损、骨折复位丢失各1例(6.67%),而对照组并发症共11例(36.67%),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T-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较T型普通钢板为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明确结直肠癌筛查人群血浆中游离DNA(cfDNA)浓度的特点,试验cfDNA定量能否提高血浆甲基化标志物筛查结直肠癌的性能。方法 一项基于人群研究从社区招募40~74岁个体。结肠镜检查前进行问卷调查和抽血,纯化血浆cfDNA进行浓度测定,然后用MethyLight检测两种甲基化标志物(SEPT9和C9ORF50)。构建加或不加cfDNA浓度因素的多因素风险预测模型,生成接收操作曲线,比较诊断性能。结果 最终纳入479例,其中进展期肿瘤58例。血浆cfDNA浓度最高的前10位个体平均(139.96±183.10),cfDNA浓度是其余个体(7.82±4.42)的18倍。cfDNA浓度升高者特征多样,仅与腹痛、高脂血症统计学相关。加或不加血浆cfDNA浓度的风险模型预测进展期肿瘤无显著差异(AUC=0.579和0.591,P=0.466)。对样本设置cfDNA浓度阳性阈值后,甲基化检测对进展期肿瘤敏感性(19.0%,95%CI:8.9~29.1)和特异性(89.1%,95%CI:86.1~92.1)并未提高。结论 社区人群中少数看似正常的个体,由于未知原因,其血浆中cfDNA浓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及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7年9月岳阳市二人民医院11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25~57岁,平均32岁。受伤原因:交通伤7例,高处坠落伤4例。术前诊断5例,术中诊断3例,术后诊断3例。其中2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2例采用动力髋(DHS)固定;1例采用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再行闭合复位逆行带锁髓内钉固定股骨干骨折;2例采用顺行带锁髓内钉(UFN)结合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1例合并髁上骨折,采用股骨髁解剖板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髁上骨折,空心钉固定股骨颈;3例采用动力加压钢板(LC-DCP)固定3~35d后发现股骨颈骨折,再行空心钉或克氏针固定。结果同侧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常难以做出正确诊断,股骨颈骨折漏诊率较高,本组患者漏诊率27.3%,股骨干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股骨颈骨折多为无移位骨折,术后随访2~5年,平均3.3年,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关节功能恢复好,Harris评分平均92分。结论对高能量损伤引起的股骨干骨折,要分析其受伤机制,仔细进行体格检查,常规拍摄髋关节X线平片,必要时行CT或MRI检查,骨折均应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联合两种可吸收材料治疗内踝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共16例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捆扎可吸收线张力带。结果所有病例随访8~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5~8周,优87.5%。结论可吸收螺钉结合可吸收线张力带治疗内踝骨折的方法安全可靠,关节功能好,是内踝骨折的理想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