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小儿感冒夹滞的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感冒与成人感冒不同点之一在于易夹滞、夹惊、夹痰 ,其中以夹滞较常见。若夹滞 ,临床可兼见呕吐、恶心、口臭、腹胀、纳差、便干或腹泻及舌苔厚等症状。病机是临床辨证治疗的前提和基础 ,病机若不明 ,治疗必不精。小儿感冒夹滞的病机大致有以下两种 :1 先有滞 ,后外感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远比以前优越 ,多数长辈将自己未享受到的幸福全部“补偿”到晚辈身上 ,但多数长辈对饮食喂养知识的熟悉程度远落后于物质生活的进步 ,且多不虚心学习相关知识和接受医师的建议 ,我行我素 ,暗伤小儿脾胃。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小…  相似文献   
2.
<正>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 Asckievirus)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 71)最常  相似文献   
3.
患儿1男性,3岁。因反复出现呕吐咖啡样物、黑便1^+年入院。病史采集:1年前,患儿因“感冒”或进食较多后反复出现呕吐(咖啡样物),无胆汁,伴有黑便(有时为柏油样便)。1年来.先后发作6次,每次持续3d~5d,在当地医院给予“静脉输注抗生素、止血药物、甲氰眯胍等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均治愈出院。患儿系第2胎足月顺产,出生后第3天摄奶后曾出现喷射样呕吐,在当地医院给予阿托品解痉治疗后,呕吐止.治愈出院。出院后,患儿常呕吐。其母孕期体健.其姐10岁体健。入院查体:营养发育一般,呼吸26次/min,脉搏112次/min.体重14kg,非明显贫血貌。胸部平坦无局限隆起,右侧叩诊有时呈鼓音,有时听诊肠鸣音。心、肺(-),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触诊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叩诊鼓音.听诊肠鸣音正常。胸部X射线透视示:急性支气管炎。腹部X射线透视未见异常;肝、胆、胰、脾、双肾常规超声未见异常。血常规: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性,1岁1个月。因"间歇性腹痛1+个月"于2012-01-06入本院。病史采集:2005-11-21出生。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歇性腹痛,间歇期恒定,发作时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及大汗,食欲差(发病以来体重下降约3kg)。以胃炎、肠炎及肠系膜淋巴结炎等在多家医院治疗(具体不详),但腹痛进行性加重。入院查体: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包块。叩诊闻及鼓音,肠鸣音正常。入院  相似文献   
5.
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腹泻患儿1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12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年以来,我们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腹泻患儿12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8例、女52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1.5岁。发病2~7 d,平均4 d。大便次数3~10次,为稀水样或稀糊状,婴儿大便可见奶瓣或泡沫,但均无脓血便。伴有呕吐67例,发热36例。轻度脱水16例,腹胀42例。心肺检查正常。大便常规正常或脂肪球、W BC 1~5/HP。治疗方法:采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在两电极放药贴处分别放入治疗腹泻药贴,取腹部脐周左右两侧将两电极贴牢,给予适合的温度和强度,开机治疗30 m in,脱机后固定药帖45次。出现局部皮肤发红13例,停用1~3…  相似文献   
7.
小儿夏季热,又称"暑热症",为小儿发生于盛夏高温季节的发热性病证.常见症状为患儿于盛夏季节缓慢起病,呈持续高热,体温常在38~40℃之间,可持续1~3个月,气温越高,发热越高,气候转凉,体温渐降.  相似文献   
8.
患儿男性,出生30h。因"出生30h出现便血,呈鲜红色",于2011-04-09入本院治疗。病史采集:本院产科自然分娩,出生时Apgar评分为10分。生后反应尚好,吃奶量稍少,无哭闹及呕吐,排胎便数次。生后30h出现便血,呈鲜红色,量少,无呕吐及发热症状。入院查体:足月新生儿外貌,体重为3kg,反应稍差,口周及唇无发绀,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啰音。腹部稍胀,未见肠型及蠕动波,未触及肠型、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呈阴性,肠鸣音稍增  相似文献   
9.
<正>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引起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童发病率较高。该病多因病毒、细菌感染所致,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近年来该病发病有增长趋势,部分患儿病情迁延,常致再发性腹痛,影响儿童的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目前西医主要采用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55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性为330例,女性为222例;年龄为3岁2个月~13岁,平均为6岁8个月。所有患儿经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2008年1月至2011年5月在本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病史采集:病程为20d~2年,平均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