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男科常见病之一 ,在各型前列腺炎中发病率最高 ,约占 64% [1 ] ,由于病因不明 ,现代医学尚无特异性治疗措施 ,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70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西医结合组 40例 ,年龄 2 1~ 5 0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3个月~ 2年 ,平均 9个月。对照组 30例 ,年龄 2 0~ 48岁 ,平均 30岁 ;病程 3个月~ 3年 ,平均 8个月。2 诊断标准采用《临床男科学》中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2 ] ( 1 )尿频、尿急、尿痛、尿不适感、腰骶部、耻骨上区、会阴部、腹股沟处酸胀…  相似文献   
2.
胆囊穴654-2小剂量注射对慢性胆囊炎所致胁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 ,多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发作时常出现胁下胀痛 ,甚至绞痛 ,本人以小剂量 65 4 - 2对病人耳穴进行注射治疗 ,收到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0例患者均为 2 0 0 0年 4月~ 2 0 0 1年 5月间门诊病人 ,且均经多项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 ,以胁下胀痛为主症就诊者 ,年龄最小 2 4岁 ,最大 5 8岁 ;病程最短 1年 ,最长 1 2年 ;男 36例 ,女 2 4例 ,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 2组 ,组间年龄 ,病程、性别等无差异 ,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2 .1 耳穴组 选取耳胆囊穴 (耳胆囊区压痛点或反应点 ) ,以龙胆紫作标志 ,严格消毒后…  相似文献   
3.
合刺风府为主治疗肌收缩性头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刺风府为主治疗肌收缩性头痛:患者取情伏坐位,风府穴常规消毒后,选用3寸毫针;速刺透皮后针向下颌方向进针O.8~1寸,得气后退至皮下,调整针尖方向,向一侧乳突捻转进针,深度约2.O~25寸,待针下得气且有放射性针感至领侧、前额时,将针退至皮下,调整针...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埋线治疗早泄7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泄是造成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 ,在男子性功能障碍中发病率仅次于阳痿。自 1 996年~ 1 998年我们应用穴位注射埋线治疗早泄 72例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2 2~ 3 5岁 ,平均 2 9岁 ;病程 3个月~ 5年 ;已婚者 67例 ,未婚者 5例。原发性早泄 61例 ,继发性早泄 1 1例。有长期手淫史者 2 6例 ,阴茎未插入阴道或刚插入阴道即射精者 7例 ,性交时间不足 1 min即射精者 65例。72例患者经检查均无包茎、龟头包皮炎及前列腺炎。治疗方法取穴 :系带穴 (包皮系带的中点 )、太冲透涌泉。用 3个5ml注射器 ,9号针头各抽取 2 %利多卡因 5ml,排…  相似文献   
5.
穴位注射埋线治疗阳痿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不坚以至不能完成性行为的现象 ,在男子性功能障碍中发病率较高。笔者自 1 996年 5月~ 1 999年 8月应用穴位注射埋线疗法治疗阳痿 6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年龄 2 4~ 5 2岁 ,平均 3 5岁 ;病程 5个月~ 1 2年 ;已婚者 6 5例 ,未婚者 3  相似文献   
6.
合刺风府为主治疗肌收缩性头痛治疗方法:①合刺风府:患者俯伏坐位,用3寸毫针速刺透皮后向下颌方向进针0.8~1寸,得气后退至皮下,调整针尖先后向两侧轧突捻转进针约2.0~2.5寸,得气且放射至颞侧、前额,留针15min,每5min行针l次。②加减选穴:...  相似文献   
7.
笔者自 1 999年以来 ,应用穴位注射埋线方法治疗痛经 1 36例 ,疗效显著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 36例全部为本院门诊病人 ,年龄最小 1 3岁 ,最大 41岁 ,平均 2 9岁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1 5年 ,平均 6年 ;未婚 82例 ,已婚 5 4例。其中肝郁气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 ,胀甚于痛 ,经行不畅 ,量少 ,常伴血块 ,兼见胸胁乳房胀痛 ,舌质黯或有淤斑 ,脉沉弦 ) 62例 ,寒湿凝滞型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 ,拒按 ,得热痛减 ,经水量少 ,色黯有块 ,苔薄白 ,脉沉紧 ) 35例 ,气血不足型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 ,喜按揉 ,经水量少色淡质薄 ,神疲乏力 ,面…  相似文献   
8.
穴位注射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及乳汁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及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 将 10 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 0例 ,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处理 ,观察组在产科常规处理基础上 ,选用足三里 (单侧 )、上巨虚 (对侧 ) ,用维生素 B1 2 和胎盘组织液混合后作穴位注射。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穴位注射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乳汁分泌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剖宫产后产妇肠蠕动的恢复时间及乳汁分泌量的变化,探讨穴位埋线法的干预效果。方法:将3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处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处理基础上,选用足三里、上巨虚两穴,分别用羊肠线做穴位埋线。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的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初乳分泌时间、乳汁满足新生儿需要时间及42天纯母乳喂养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足三里、上巨虚穴位埋线对剖宫产术后产妇肠蠕动及乳汁分泌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