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美洲大蠊促创面愈合相关活性物质。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其非肽类小分子化合物,并借助谱学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分别为2-(1,2,3-三羟基丙基)吡嗪(1)、2-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2)、3-甲基-6-(2,3,4-三羟基丁基)吡嗪(3)、3-羟基吡啶(4)、1-(2-羟乙基)-5-羟甲基-1H-吡咯-2-醛(5)、N-(5-乙酰吡咯-3-基)乙酰胺(6)、8-羟基-2,3-二氢-4(1H)-喹诺酮(7)、戊内酰胺(8)、N-乙酰多巴胺(9)、aspongopusin(10)、deoxyhyrtiosine A(11)、光色素(12)、6-羟甲基-3-羟基吡啶(13)、3,4-二羟基苯基甘油(14)、2-异戊基苯酚(15)和5-羟甲基呋喃-2-醛(16)。结论:化合物1、3、5和6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2、4、7、10~16为首次从美洲大蠊中分离得到;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化合物12~14能促进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迁移,尤以化合物13作用最为显著,而化合物3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云南高海拔地区产党参(臭参)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法从党参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党参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randirin(1)、绿原酸(2)、pilosulyne C(3)、tetradeca-trans,trans-6,12-diene-8,10-diyne-1,5,14-triol(4)、1-(4′-hydroxy-3′-methoxyphenyl)-2-[4″-(3-hydroxypropyl)-2″,6″-dimethoxyphenoxy]propane-1,3-diol(5)、1-(4-hydroxy-3-methoxyphenyl)-2-O-(6-hydroxy-2-methoxy-4-omegahydroxypropylphenyl)propane-1,3-diol-4-O-demethylforsythenin(6)、siringaresinol(7)、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8)、salicifoliol(9)、caruilignan D(10)和7R,8S-2-(4-hydroxy-3-methoxyphenyl)-3-hydroxymethyl-5-(3-methoxyallyl)-7-methoxycoumaran(11)。结论:其中,化合物4~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