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树信  盖欣 《山东医药》2004,44(26):76-76
长期高热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其临床辨治较为复杂。现将笔者20年来对长期高热的中医辨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清咽汤”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病。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自拟“清咽汤”治疗儿童慢性扁桃体炎,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55例患儿中,男38例,女17例;年龄2岁~10岁;病程半年~5年,少数7年~8年。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肝炎近况利津县中医院(257400)盖欣张文海关键词重症肝炎中西医结合疗法综述重症肝炎属疑难病症之一,该病发病急,死亡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方法。近年来,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措施,提高了临床治愈率,综述如下。1辨证施治王国申〔1〕定三型基...  相似文献   
4.
<正> 近年来应用气功按摩法治疗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收效满意,现将气功按摩组(下称治疗组)40例,单纯按摩组(下称对照组)32例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对照组:男19例,女13  相似文献   
5.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是应用基因技术生产的高纯度活性糖蛋白,对骨髓造血细胞有特异性刺激作用,促进红细胞生成,已被广泛应用于肾性贫血的治疗中[1].  相似文献   
6.
蛋白类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岳桂华  张荣利  盖欣 《山东医药》2005,45(32):62-63
国内外资料表明约1/4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时无典型症状和体征,约半数AMI患者心电图可无典型变化。相对而言实验室检查因简便易行,特异性、敏感性和定量性高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等已成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快速、特异的敏感指标。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乙型肝炎证治与肾阳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慢性乙型肝炎与肾阳虚的关系,认为肾阳虚贯穿于慢性乙肝的发生、发展全过程。从大量的临床报道、药理研究说明,温肾补肾是治疗慢性乙肝的治本之法。该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HBV复制,恢复肝功能,防止肝细胞继续受损伤。并阐述了温肾与滋阴、解毒、祛邪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叶下珠片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叶下珠片对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8例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改用叶下珠片治疗,B组患者口服拉米夫定.治疗6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HBeAg、ALT、IL-2、IgG、红细胞CR1分子数量表达及综合疗效.随访治疗有效者6~7个月.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sIL-2R的水平显著升高,mIL-2R的表达则显著降低.A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IL-2R的表达则显著升高;B组则变化不显著.②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IgM和IgG的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A组患者外周血IgM和IgG的水平显著降低;B组则变化不显著.③治疗后A组患者外周血CR1的水平比治疗前显著升高;B组则变化不显著.结论:叶下珠片可以作为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治疗的用药选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体液免疫功能,特别是通过提高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促进乙肝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9.
胆碱酯酶和单胺氧化酶与肝硬化临床分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我们对81例肝硬化患者血清胆碱脂酶(CHE)、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和肝纤维化标志物透明质酸(HA)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三者与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叶下珠序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1月至2004年5月,我们采用叶下珠序贯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性乙型肝炎(LRHB)患者3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